日前,記者途經安溪縣官橋鎮,只見道路兩側樹木枝繁葉茂,搖下車窗,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可就在幾年前,這里還遍布著石材開采遺留下來的“臭頭”,與綠色茶鄉的美譽相去甚遠?!半S著石材廠的叫停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示范工程的實施,采山之痛,污染之源,逐漸成為歷史?!卑蚕h國土資源局地礦股負責人介紹說。
據悉,目前安溪已經全面啟動礦山廢棄地整治工作,今后將逐步實現礦山廢棄地再利用,預計5年后可實現增加5634畝耕(茶)地的目標?!按伺e將有利于助推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也有利于塑造綠色茶鄉的形象。”業內人士分析說。
資源開采留下弊病
石材開采加工業曾是安溪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主要集中在龍門、官橋鎮一帶。上世紀90年代蓬勃發展的石材業,為安溪經濟發展做出一定貢獻。
橫跨官橋鎮和龍門鎮的鐵峰山,鐵峰幽美,景物天成。該山有豐富的安溪紅花崗巖,然而近20年的規模開采,讓鐵峰山“很受傷”。耗能多、污染重的傳統石材行業過度開采,遺留下大量的地質災害等環境問題亟須治理。
下定決心關停整治
為改變這一局面,從2009年開始,安溪縣以壯士斷腕的堅決態度,開展整治“風暴”,依法關閉取締73家石材礦山企業、544家石材加工企業、93家小型加工企業(點),去年4月在全省率先實現石材行業全退出。
為了恢復治理官橋—龍門地質環境,安溪縣出臺了《開展礦山植被恢復和“青山掛白”治理工作實施方案》,聘請深圳鐵漢生態環境公司生態設計團隊進行規劃設計,先期投入資金5000萬,對較易引起水土流失的生態脆弱區域,實施植被生態環境修復。據悉,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示范工程,投資概算總額為5.7億元,分三期完成,已被列為國家級示范工程,向財政部和國土資源部申請支持資金3.5億元,現已下達今年首批中央財政啟動資金1億元?!拔铱h將通過自籌及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工程投資,籌措2.2億元配套資金?!卑蚕h相關領導說。
重塑青山綠水地貌
來源:中國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