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路線的光輝照耀下,武漢市啤酒廠已開始小批量生產……武漢市啤酒誕生了!”1958年,一則紅紙公告張貼出來,宣告武漢市首個自產啤酒品牌——大橋鮮,誕生在武漢啤酒廠,從此被戲稱為“馬尿”的飲品開始走進武漢普通市民的生活。
鮮啤酒被戲稱“馬尿”
武漢最早出現的啤酒,是沒有瓶子的?!按髽蝓r”,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商標,成為了武漢首個啤酒自主品牌,這個牌子的啤酒還是用特制的鐵桶來出售的。
48歲的康鑫是原武漢啤酒廠的職工,生產和銷售都干過,在他記憶中,上世紀80年代以前,啤酒在武漢銷路并不順暢。康鑫說,武漢早期出售的都是“鮮啤酒”,保質期只有7天,在商鋪里零售能賣到1毛錢一大碗,和今天吃早飯時買賣米酒的方式接近。“那個時候,我們稱它為‘馬尿’?!笨钓握f,從現在來看,還是“鮮啤酒”的味道比較好,但在當時,啤酒這個味道有些苦澀的黃色飲品并不被大多數人接受。
隨后,“大橋鮮”的代替品“武漢啤酒”出現了,啤酒也終于進入了以“熟啤酒”為主的瓶裝酒時代。
“東湖”停產是因侵權
走過了最初的尷尬,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啤酒逐漸變得普及,是夏天里最為“搶手”的商品之一。
“除了準備好錢,還要準備好席子。”康鑫說,在上世紀80年代的夏天,各級糖酒公司、商店等要想進到200箱一車的貨,不在啤酒廠外面排隊睡上三天以上是不可能的事。
東湖啤酒出現在1980年,它上市后的三年,是武漢啤酒廠最為輝煌的三年??钓伍_玩笑說:“這段時期,如果想經常在夏天喝到啤酒,沒有一個在啤酒廠工作的親戚是不行的。”
然而,僅生產了30噸,東湖啤酒隨即停產?!笆且驗榍謾?。”康鑫說,原來東湖啤酒的銷量一直不錯,但由于這個商標在更早的時候被浙江一家啤酒廠先注冊過了,所以才不得不停產。此后,武漢啤酒廠陸續推出了“楚天”和“黃鶴”牌啤酒,以代替“東湖”和商標中有錯別字的“琴臺”,直到1989年,被東西湖啤酒廠兼并,才成就了后來的“行吟閣”。
收藏家呼喚“武漢印記”
漢口解放大道與古田二路的交會處,一個荒地正在等待開發。這里即是武漢啤酒廠的舊址,原來的廠房早已不復存在。從“東湖”啤酒到“行吟閣”再到今天的“雪花”,武漢市面上銷售的啤酒再無“武漢印記”。
來源:長江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