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鑊豉油狗,神仙跟著走。”曾幾何時,曾經是玉林人廚房里不可或缺的調味佳品豉油膏,不知不覺中已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是什么讓有百年口碑的調味佳品漸漸退出玉林人生活的歷史舞臺?記者為此走訪了玉林的城鄉市場,一探豉油膏目前的生存狀況。
地點:福綿何源記
現狀:廠家生產舉步維艱
位于福綿管理區的何源記調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市擁有qs認證的幾家正規豉油膏專業生產廠家之一,在這里,記者驚訝地發現工廠幾乎處于半停產狀態。“年前就大大減產了。”一位正在曬著黑豆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當了解記者的目的后,這位技術人員嘆口氣說:“由于今年長時間沒有太陽,廠里幾百公斤的黑豆發酵不充分發生霉變,只能把它清理掉,心痛呀!”
原來,口味上佳香氣撲鼻的何源記豉油膏,在選料上很是講究,采用的小珠黑豆要有光澤、飽滿、皮薄、顆粒均勻。工廠損失的這批原材料就價值不菲。
采訪當天,何源記的何總不在,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工廠面臨的困難主要是原材料上漲,像黑豆、白糖等,甚至包括燒鍋爐的煤,近年來市場價格波動很大,可以說是年年上揚。而“屋漏偏遇連夜雨”,去年年底到現在的天氣很反常,出現了長達數月的陰雨天氣。這些因素都加大了商品的生產成本,而何源記的產品在超市的價格卻沒有上漲,還保持原來的價格,現在生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地點:福綿、成均、樟木等鄉鎮圩市
現狀:鄉村依然有市場
在福綿管理區的福綿、成均、樟木等鄉鎮的圩市里,記者發現在城區居民生活中幾乎“消失”了的豉油膏,在這些鄉鎮的市場里,沒有qs認證的散裝豉油膏比比皆是,而且賣得相當熱火。在鄉鎮,傳統的豉油膏還是村民日常生活的主要調味品。
“豉油膏很好呀,煮魚燜肉哪能少得了的?”在樟木鎮的市場,一位剛剛采購了一缽豉油膏的大嫂對記者說,“豉油膏拿來燜肉那香味能透肉沁香,煮魚可以除腥味,炒青菜可以去除‘嗅青’味,放‘事律’調味品都無法比的。特別是節日包米粽時,一定要放豉油膏腌糯米,這樣才入味啦!”快嘴快舌的大嫂一連數出豉油膏的諸多好處。
來源:玉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