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觀鄉龍峰村南塘果園田頭,64歲的梨農宋嚴云和老伴一起,將采摘來的翠冠梨在紙箱里整齊排放好,隨后將一把刨刀和一包紙巾放進紙箱。
“這批梨是市區一家公司預定的,共30箱,9點前必須送到客戶那里。”宋嚴云笑著說。7月份以來,老宋的梨已賣出100多箱,這當中“刨刀+紙巾”的銷售策略功不可沒。
說起這件事,還有些故事。宋嚴云是嵊州人,來鄞州已有15年,在龍峰村種有13畝翠冠梨,年產量都在5000斤左右。往年,他的翠冠梨銷往市里的水果批發市場,每斤價格不到2元,而盒裝每斤價格則在4元以上,于是老宋決定“轉型銷售”,改賣盒裝翠冠梨,但如何打開市場,是個問題。
去年7月,宋嚴云送梨去一家公司,聽幾個年輕人抱怨:沒有刨刀,這梨怎么吃啊?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今年翠冠梨上市后,宋嚴云特地買了100多把刨刀和100多包紙巾,開始他的“創新銷售”,每箱翠冠梨贈送一把刨刀和一包紙巾,合計花費不到1元錢。
小小成本,卻讓宋嚴云收獲了一個好口碑,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他的翠冠梨銷量增長了50%,宋嚴云用他的小投入帶來了大收益。
100多把刨刀“消耗殆盡”后,老宋趕緊又向供貨商預定了200多把。
來源:中國寧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