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天蒙蒙亮,榆中縣馬坡鄉馬坡村的農民張旭成一家人就在自家的地里開始鏟菜、并精心包裝,準備出售。當日菜花地頭收購價格每斤達1.5元—1.8元。
據了解,榆中縣冷涼型蔬菜主產區屬南部二陰山區,雨量充沛,氣候涼爽、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地表水豐富,水質好,種植成本低,群眾積極性高,蔬菜種植與川區鄉鎮相比較晚,一般在5月中旬種植,8月份上市,正值川區無菜上市,從時間上彌補了蔬菜市場的空缺,因此,冷涼型蔬菜具有病蟲害少,營養豐富,綠色環保等特點,價格高出川區1倍左右,農民的種植效益十分可觀。
目前,地處南部二陰地區的馬坡、銀山、新營三鄉是冷涼型蔬菜的主產區,被省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確定為出口蔬菜生產基地。和平、小康營、龍泉、高崖等鄉鎮的部分地區也有生產。今年種植冷涼型蔬菜的總面積達到4.6萬畝,品種以白菜花和娃娃菜為主。冷涼型蔬菜上市時間佳,加之品質優良,產品供不應求,遠銷上海、廣州、杭州、深圳、香港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近年來,榆中冷涼型綠色蔬菜種植面積從2003年的28.5畝拓展到今年的4.6萬多畝,海拔從2100米的山底拓展到2700米的山頂,特別是全膜雙壟三溝旱作蔬菜從2004年的1畝試驗田發展到今年的7500多畝。旱作蔬菜種植改寫了榆中南部二陰旱作農業區不能種植蔬菜的歷史,促進了二陰旱作農業區蔬菜種植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使得農業經濟效益顯著增加。目前,榆中冷涼型蔬菜種植品種以花椰菜為主,其次為娃娃菜、甘藍等。為了大力發展以“蘭州高原夏菜”品牌為主的冷涼型蔬菜,實現新品種的更新換代,榆中還積極引進冷涼型特色蔬菜新品種,不斷提升蔬菜的品質,切實增加農民的收入水平。
來源:每日甘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