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從借錢飼養800只肉雞起家,歷經10幾年的坎坷發展,如今資產過百萬仍不忘帶領眾鄉親一起致富,這不是憑空中閑聊,而是新疆農七師124團4連職工石紅霞真實故事的寫照。
提起石紅霞,幾乎124團人盡皆知。雖然今年她已經40歲了,可年紀輕輕的她從事養雞行業已有17個年頭,在這10幾年里,她從一個毫無經驗可言的小姑娘,從飼養800只肉雞起家到現在年飼養種蛋雞5萬只,純收入近百萬元并帶動20多戶職工發展養雞業,成長為奎屯地區遠近聞名的“養雞大王”和庭院經濟致富的典型人物。
1995年,石紅霞在連隊打工同時,觀察到飼養肉雞周期短,投資小,收入比較可觀,于是就購買了800只肉雞苗,開始在自家院內飼養,一年下來收入3000多元。
誰知好景不長,2000年,石紅霞飼養的肉雞,由于購買的雞苗質量出現了問題,死亡比較嚴重,當年飼養的5000只肉雞就虧損了10000多元。
辦法總比困難多,石紅霞沒有因為虧損而一蹶不振。2002年,石紅霞通過訂閱的《禽業導刊》等養殖報刊雜志中的信息和市場調查,認為發展飼養種蛋雞前景比較好,于是就向連隊職工親朋好友借款5萬多元,從廣西,上海引進了2千只”良鳳花”種蛋雞,并新建了400平方米土木結構的雞舍,同時她認真學習種雞蛋的飼養技術,僅訂閱養雞方面的書籍每年都在10多種,種蛋遠銷奎屯,塔城等地,年底不但還清了借款,還凈賺了6萬多元,并帶動了連隊寇增光,徐元波等5名職工發展庭院養殖業。為他們提供養殖技術,產品銷售等,為他們消除養雞上的顧慮,當年收入都在1萬元以上
200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禽流感,使石紅霞的養雞業陷入了低谷,她飼養的1萬只種蛋雞,由于種蛋滯銷,當年就虧損了20多萬元,沉重的打擊,讓她的養雞業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