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記者來到河口區義和鎮北大屋村村民程義福的果園內,碩大的梨灑落了一地,著實讓人心疼。記者看到,有些被大風吹得較嚴重的樹,梨幾乎已經全部掉光。程義福告訴記者,暴雨大風過后看到滿地被吹落的梨之后,動用全家人撿了一天。據程義福介紹,可以盛裝50斤的梨筐他們總共撿拾了十幾筐,“這樣的梨果商是不收購的,只能去集市上零售,能賣一點是一點吧。”由于梨掉落下來之后滿帶泥漿,為了更好的零售,程義福的妻子只好用清水挨個把梨上面的泥漿洗去。即使這樣百般補救也無濟于事,原本零售價可以在兩元每斤的梨,程義福只賣2毛錢一斤,一個集市賣了一整天,程義福也僅僅賣出去半筐。
程義福告訴記者,他們家種的梨的品種叫綠寶石,是一種皮薄水多相對較脆的梨,所以被風吹下來之后,幾乎都會帶些傷疤,一旦有一點傷疤,是過不了夜的。程義福撿拾回家的十幾筐梨及果園內還未來得及撿拾的,都在一夜之間全部爛掉了,程義福只好忍痛割愛,將爛掉的梨全部倒進后村的溝里去。
經濟來源,幾乎全部斷送
程義福指著一棵梨樹說,原先這棵梨樹上幾乎是滿滿的,現在僅僅剩下四個,其余的全部爛掉了。記者問到此次的大風能造成損失多少時,程義福的妻子告訴記者,“不僅僅是損失多少的問題,幾乎是顆粒無收啊。”據悉,這些梨樹幾乎是程義福全家人一年主要的經濟來源,在采訪中,程義福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白勞動了,啥也沒有了。”
記者了解到,梨樹從發芽到成果期需要上三四次肥料,每次近千元,果實長到一定程度之后還需要套袋子,加上人工費也需要一千多元,而往年一茬梨可以賣到五六千元,就算樹上僅存的梨一個不爛全部賣掉,也補不齊這次近萬元的損失。
程義福說,家里還有些蘋果樹,由于蘋果成熟期比梨要晚,所以此次大風雖然同樣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傷害,但相比損失較少。程義福告訴記者,今年的梨是指望不上了,現在就盼著蘋果能多賣點錢,補償一下。
天災過后,想給果樹投保
家住河口區義和鎮壽光屋村的果農王平增相比程義福來說算是較為幸運的。據了解,他家種的是一種叫銹水的梨,這種梨成熟期比綠寶石要晚一個月,所以有幸躲過了此次大風,損失相對較少。
來源:齊魯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