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生意”擾動資本市場。盡管生豬價格短期回暖無望,不少養殖企業也正徘徊在盈虧平衡點之間,但絲毫未影響到資本進入生豬行業的熱情,從武鋼集團到山西焦煤集團,從大北農、新希望到正邦科技,業內資本忙著拓展產業鏈,業外資本也在跨界布局。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我國生豬產業鏈正在進行一場變革,除了從分散養殖到規模化養殖的橫向整合之外,整個生豬產業鏈條上的縱向一體化重組也無法忽視,而這都在左右著資本的走向。
在6月份迎來一波小幅反彈之后,今年一直下挫的生豬市場并未如業內所料般地啟動升勢,反而再度出現調整,目前維持弱勢震蕩格局。業內專家認為,需求不旺、進口豬肉增多是導致當前生豬市場弱勢的最主要原因,而后期如果需求不出現大的改善,豬價將繼續承壓,難以出現上漲。
豬價維持弱勢震蕩
商務部消息顯示,6-7月肉類批發價格穩中有漲,豬肉價格比前上漲0.2%。
生豬價格也同樣維持弱勢震蕩格局。7月10日,全國出欄肉豬均價微幅反彈至13.79元/公斤,較去年同期19.21元/公斤下跌28.2%;豬肉價格漲至22.58元/公斤,較去年同期32.22元/公斤下跌27.7%;仔豬均價31.62元/公斤,同比降23.8%;母豬均價1784元/頭,同比降2.3%。
分析師馮永輝表示,春節前后發生了很嚴重的腹瀉,導致最近幾個月生豬供應量減少,但價格卻在一直調整,除了終端需求不旺的原因之外,進口豬肉過多對國內生豬市場的沖擊也是重要原因。“以往幾年國內進口豬肉數量不超過50萬噸,但因為中國市場需求旺盛導致各國出口意愿強烈,去年進口豬肉達到130萬噸,今年應該會突破這個數,今年僅前4個月進口量同比增了1.1倍。”
對于未來豬價走勢,馮永輝稱,未來仍要看需求,如果終端需求和進口繼續維持現狀,那么今年豬價上漲難度較大,或將會長期維持弱勢。
不過,馮永輝也指出,豬價繼續下行的空間也不大。“相對于豬價上漲,我們更關注豬價是否會下跌,一旦再度下跌,可能會對行業產生重大負面影響,會影響養殖熱情,導致未來價格出現報復性反彈。”
盈利空間遭受夾擊
在豬價維持弱勢的同時,上游飼料價格則呈現強勢。根據搜豬網數據,當前養殖戶拿到的玉米、配合料價格分別為2.37元/公斤和3.05元/公斤,同比分別上漲2.60%和6.27%;豆粕價格則漲至3.65元/公斤,同比上漲10.27%。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