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價格4年漲了6成
8月4日下午,淄博高新區生豬養殖戶王天祥又卸下了一車豬飼料。
涼爽的天氣減輕了他的勞累,不過,對這名有10多年養殖經歷的老農來說,心中的擔憂卻越來越重。“剛過完年時,每噸飼料的價格還不到3000元,現在已經漲到3260元了。”王天祥說,最近一段時間豆粕、玉米等都漲價了。
王天祥明顯感覺到,一波飼料漲價潮已經到來。“大約一個月前,每斤玉米的價格還在1.16元左右,現在優質玉米已經漲到1.25元/斤了,不好的也已經到了1.2元/斤。”王天祥說,給他送玉米的販子開始不停漲價,而且他估計玉米還要漲,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一些農戶的惜售情緒很嚴重。“村里很大一部分玉米都被養殖戶收去了。”桓臺縣姜坊村一名張姓村民稱,最近幾年,隨著需求量的加大,玉米價格直線上漲。
這名村民回憶稱,2008年玉米的收購價約為0.75元/斤,2009年漲到約為0.82元/斤,2010年為0.92元/斤,2011年新玉米的收購價則到了1.1元/斤。目前,玉米的收購價大體維持在1.2元/斤。在四年的時間里,玉米價格的漲幅高達六成左右。
按照王天祥的說法,這還不是玉米價格首次上沖1.25元/斤。2011年新玉米未上市時,陳玉米的收購價一度走高,由于當年玉米減產已成定局,農戶惜售情緒很嚴重,玉米從春節后的0.95元/斤漲至1.25元/斤,達10年最高。“不知道美國大旱。”上述張姓村民稱,但能感覺到玉米價格是在漲。
相關專家判斷,美國大旱已經導致農產品期貨價格直線暴漲,這影響現貨價格。自6月1日以來,玉米期貨價格已攀升了55%,小麥價格升了35%,大豆價格則漲了25%。
被忽視的工業化推手
在眾多普通市民看來,養殖業帶來的飼料需求增加,是玉米等農產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相比較,工業化因素往往容易被人忽略。毗鄰淄博的鄒平有多家玉米深加工企業。8月3日,本報聯系西王集團未果,未能獲知其年加工玉米的數量。不過其官方網站顯示,西王集團年加工玉米能力為300萬噸。有濱州市官員稱,濱州年產玉米不足百萬噸,就算全部供給西王集團,也不夠半年用的。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