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爐”重慶的酷暑實在難熬,不過,如果你在巫山神女峰下,泡上一壺金銀花茶,坐在一張竹椅上,淺斟慢酌,再看看云、聽聽風,任時間滴滴答答地流走,說不定很快就會感到氣血舒暢、心平氣和。
如今,巫山縣已種植金銀花3萬多畝,開發(fā)出“巫山金銀花茶”等系列保健飲品,這朵夏日的清涼之花正逐漸成為當?shù)剞r(nóng)民的“致富花”。
引來良種
金銀花是半常綠灌木,莖半蔓生,葉卵圓形,開喇叭形的花朵。初開花時白色,后逐漸轉變?yōu)辄S色,故得名金銀花。以它為基礎制成的金銀花茶,茶湯芳香,甘涼可口,常飲有清熱解毒、通經(jīng)活絡、護膚美容的功效。
說起來,當?shù)貜V泛栽種金銀花與一名叫鄧勇的年輕人有關。2007年,鄧勇在巫山一超市的金銀花茶銷售柜臺看到,排隊購買這種茶葉的市民已排了一二十米,而其他茶葉卻顧客寥寥。從事中藥材生意多年的他頓時發(fā)現(xiàn)了商機:巫山的坡地結構和多霧潮濕的氣候非常適合茶葉生長,何不再種點金銀花,加工成金銀花茶進行銷售呢?
于是,鄧勇在縣扶貧辦、縣科協(xié)的幫助下,遠赴山東、河南等地考察學習金銀花種植技術。2008年,他成立金銀花專業(yè)合作社,在官渡、銅鼓等地動員村民種植金銀花,并試種成功,獲得不錯的效益。
在他的帶動下,當?shù)氐慕瘕垺⒐俣伞Ⅳ斢宓?個中藥材專業(yè)合作社先后種植金銀花獲得成功,目前全縣已發(fā)展金銀花3萬多畝,大部分農(nóng)戶已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
種苗繁育
“金銀花的種植看似簡單,但也需要過硬的技術,尤其是在種苗繁育上。”鄧勇告訴筆者,開始,他們是從山東、河南等地引進的種苗,但由于地理條件和氣候不同,“外來”的種苗在巫山生長較慢,且著花不多。“因此,最開始的兩年,村民沒有見到很大的效益。”
為攻克金銀花“水土不服”的難題,巫山縣科協(xié)、供銷社等部門開始建設優(yōu)質種苗繁育技術示范基地。2009年,他們從山東平邑縣引進“蒙金1號”金銀花母本500萬株,2010年又從河南省引進“封丘5號”進行科技繁育。經(jīng)過技術攻關,終于讓它們在巫山扎下根來。
效益明顯
“我種植了1.5畝金銀花,在專家的精心指導下,今年收入1.9萬元。”日前,巫山縣官渡鎮(zhèn)康王村69歲的村民廖文炳高興地對筆者說。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