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食品加工行業是舟山外貿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保障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穩定食品出口關系著舟山出口企業和行業的生存與發展。為幫扶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舟山檢驗檢疫部門借助發展海洋經濟和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的歷史性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大提升戰略的要求,深化檢驗檢疫工作模式改革,發揮檢驗檢疫優勢資源,積極探索轄區出口食品檢驗檢疫監管模式轉變。該市于2012年4月正式推行“風險監測+分類監管+快速核放”的出口食品檢驗檢疫分類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學的檢驗檢疫監管新體系,實現了出口食品檢驗檢疫“提速、減負、增效、促安全”的工作目標,被當地水產出口企業譽為“檢驗模式大變革”。主要做法是:
分類監管,出口食品抽檢動態浮動。根據企業誠信經營狀況,將企業級別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并把優先檢驗、快速放行、降低抽檢頻率等優惠措施與企業級別、產品風險相掛鉤,營造快捷一類、提高二類、幫扶三類的工作氛圍。同時,針對不同級別企業采取不同頻次的監督管理,將監管和風險監測情況作為企業動態升降的重要依據,提升企業食品安全員的責任意識,充分調動企業提高自檢自控水平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據統計,在今年1~3月未實施分類監管前,舟山口岸出口食品總體抽檢率為42%;實施分類監管后,出口食品總體抽檢率下降至36%。抽檢率的下降使出口食品企業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64%的出口食品報檢后只要貨證齊全、自檢合格,無需檢驗檢疫部門現場檢驗即可快速放行,切實達到“提速”的工作目標。
來源:中國國門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