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景偉
“菜都丑成這樣子,還賣那么貴?”7日下午,在廣州市天河區荷光路肉菜市場,廣州師奶劉利美正指著一堆有點枯黃的生菜,向菜販老吳討價還價。
面對顧客的“發難”,菜攤前的老吳是一臉的無奈。他對記者說,“最近菜價是升了,但他每天掙的錢并沒有比往常多,一些街坊嫌菜不夠靚且太貴,轉而減少購買量,生意反而更難做”。
管著家里6口人一日三餐的劉利美抱怨稱,這段時間菜價上漲著實驚人,平日里一斤兩三元(人民幣)錢的本地生菜、油麥菜、菜心,現在都賣到四五元,且菜的質量真不敢恭維。
劉利美所言不假。記者注意到,在該市場內,不少菜攤上擺放著的蔬菜,不是葉子有些泛黃,就是莖枝有點爛。
實際上,劉利美在菜市場的遭遇并非個案。遭遇了不久前的一場狂風暴雨侵襲之后,廣州連日來又是高溫天氣,市內各大肉菜市場蔬菜供應量有所下降的同時,菜價猛增,不少廣州市民為此直呼“頂唔順(受不了)”。
記者走訪廣州多家肉菜市場了解到,相較于臺風“韋森特”襲粵前,現今廣州市面各種蔬菜的價格確實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當屬菜心、生菜、芥蘭等漲勢最兇,普遍每斤漲了兩元多,漲幅均在三成左右。廣州物價部門統計數據亦顯示,上周廣州32種主要蔬菜的綜合零售均價為每市斤3.65元,較前一周上漲超過一成,其中本地菜心、小塘白菜漲價二成多,水空心菜漲價三成。
菜價大漲,菜的質量卻變差,重要原因在于惡劣天氣“作祟”。不少廣州菜販指,此前的強降雨讓廣州及其周邊很多菜田被淹,本地蔬菜供應量減少,要調運更多外地菜,運輸成本增加直接推高了菜價;隨后遇上持續高溫天氣,蔬菜生長大受影響,菜葉枯黃自然不在話下。
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副總經理黎家健表示,廣州本地蔬菜出產已進入傳統的“暑淡期”,而外地入穗蔬菜也在減少,菜價自然上漲。黎家健稱,廣州菜價高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8月中旬后或有下降可能。
但記者注意到,經過了前兩天的上漲高峰,目前廣州蔬菜價格已現回落跡象。廣州農產品相關部門7日監測數據顯示,本地菜心零售均價已從兩天前的一斤4.5元下降至4.3元,生菜也從4元降至3.8元等,但與臺風前的價格水平相比仍有較大距離。(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