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下了一場幾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暴雨過后的半個月內,京城無論是批發市場還是超市小賣店,農產品價格均出現不同幅度上漲。部分綠葉菜,如香菜、茴香等農產品價格甚至出現成倍上漲。
蔬菜價格飛漲,加重了市民的生活成本和負擔。針對此次農產品集體漲價,業內人士表示,暴雨之后,農產品產地災后減產以及運輸受阻等因素,直接影響著終端消費市場的蔬菜供應。
部分蔬菜價格成倍上漲
根據新發地農產品交易網的報價統計,大部分蔬菜價格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7月21日,小白菜報價為0.35元/斤,在隨后的一兩天內單價就超過1元,甚至在8月1日漲至4元/斤。黃瓜也從7月20日的0.85元/斤升至21日的1.15元/斤,在小幅下跌之后,價格一路上漲至8月5日的2.5元/斤。此外,一些綠葉菜價格出現了成倍上漲的情況,7月22日,茴香為0.6元/斤,而在8月4日則漲至2.75元/斤,香菜更是從7月21日的2.75元/斤沖至8月1日14元/斤的最高價。
市民和菜販對此次菜價的明顯上漲感受強烈。在北京某農產品批發市場挑選蔬菜的張女士告訴記者,漲價最厲害的是香菜和小菠菜,每斤香菜的價格漲了五六元。
農產品價格的上漲不僅僅體現在批發市場上,京城部分大型超市也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從近一段時間超市內所出售蔬菜的價格來看,黃瓜、菠菜、香菜、茴香的價格比較高,出現了明顯上漲。”北京市朝陽區家樂福超市的售貨員告訴記者。
供應不足部分蔬菜斷貨
對于漲價的原因,批發市場的一位商販表示,主要是部分蔬菜供應量下降,以往本地菜一天能運進來四五百噸,但近一段時間,本地菜也就是每天200多噸,蔬菜供應量減少,賣價自然就高。
來源: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