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縣充分利用武陵山脈主峰山區資源,通過發展茶葉產業使農民收入大幅增加,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富民之路。
印江自治縣“八山一水一分田”,為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山多田少,而且多是低產的坡地,農民收入長期以來增長緩慢。印江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又擁有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凈山,非常適合茶樹生長環境。為了尋找富民之路,當地把發展的目光投向既得經濟效益,又得生態效益、景觀效益的茶葉產業。全縣按照人均1畝茶的目標,從“規模、管理、品牌”三個方面入手,引導農民發展茶葉產業。五年來,茶葉產業迅速發展,已覆蓋的17個鄉鎮183個村1098個組,38個村茶葉專業村去年人均增收2100元,占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692元的半壁江山。今年全縣茶葉生產規模總量已達到5000余噸,農民收入將大幅增加。
印江發展茶葉產業首先從規模入手,通過規模化發展形成產業優勢。全縣制定了茶葉產業發展規劃,縣財政每年投入產業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投的方式支持農民發展茶葉;各鄉鎮出臺扶持政策,引導農民發展茶葉。比如對新種植茶園的田每畝補助400元,對新種植茶葉前2年每畝每年分別補助150元茶園管護費等。近5年來,共投入扶持資金5億元,已建茶園基地24.6萬畝,投產茶園10萬畝,萬畝茶園鄉鎮已達到4個,3000畝以上規模茶葉專業村20個,有茶葉專業合作社10個,茶葉加工企業91戶,其中標準化茶葉加工廠15家,6.2余萬農戶從事茶產業,形成全民參與、村村生產的格局。正如6月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筆回信中寫道:“印江纏溪鎮湄坨村脫貧增收的實踐告訴我們,從當地實際出發,依靠科技發展茶產業,并實行生產、加工、銷售相結合,就能帶動群眾就業和增收致富。希望你們繼續努力,把茶產業做大、做精、做強。”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