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時針指向20時30分,但哈市道里區新陽路上一家大型海鮮餐飲店,服務員卻告知進門的客人大廳已停止用餐。以往正是開懷暢飲的時刻,怎么就關門謝客了呢?對此,大堂經理的解釋是,人手不夠,服務員已超負荷工作,明天一早還有婚宴,得讓服務員休息了,要是累病幾個可就無人手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家海鮮飯店服務員短缺的情況,目前在哈市餐飲業十分普遍。記者從哈市商務、餐飲協會等部門也了解到,以往哈市餐飲業服務員是季節性短缺,多在春節前后出現,如今缺人卻成為了常態化,目前餐飲業服務員缺口已達5萬人左右。服務員短缺成為常態化的原因是什么?行業又該如何應對?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深入探訪,逐一分析其中深層次的變化。
■現場
服務員流失率高
飯店長期掛單招聘
走在哈爾濱街頭,從小吃店到高檔酒店,門前最多的信息就是招聘廣告。一位餐飲店經理更是調侃道:現在哈爾濱各飯店的招聘廣告比菜品打折促銷的招貼“出鏡率”還高。
“誰當飯店服務員,底薪2200元,最高能掙3000元,包吃住,有滿勤獎……”10日,在道里區撫順街勞務市場,叫喊著招聘餐飲服務員的聲音此起彼伏,再看路邊攤位上貼的招工信息,寫的大多也是“急招飯店服務員”。記者數了數,招聘的200余張單子上 ,餐飲業服務員的用人需求量最大,占了近一半的比例。
來招工的一家火鍋店的王經理說,她連續來了三天,就招到兩個人。“飯店服務員越來越難招,我們火鍋店要開一家分店,什么都準備好了,就缺人手。”
對于今年餐飲服務員緊缺的情況,現場大部分來招人的餐飲企業都很認同,他們認為哈市餐飲業已經不是逢年過節的季節性缺人了,而是經常性用工不足。“我們店里有20多個服務員,很多都是干幾個月就走了,能干到一年以上的就兩三個,不夠人手是常事,以往一個人看三張桌,現在得看六七張桌。”哈市金喜酒店負責人金先生告訴記者,因為餐飲服務人員流動性大,所以他們不得已常年掛單招聘。
來源:生活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