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外層中致癌物熒光物普遍超標,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近日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國內食品行業集體違規。對此,涉事企業紛紛表示產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面制品分會也出面力挺企業,稱包裝安全無隱患。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表示,主要原因在于現有國標較模糊,導致企業鉆空子。董金獅告訴記者,目前的《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標準》為1989年制定的gb11680-1989號標準。該標準對包裝用紙的定義模糊,并沒有將紙制品分內層與外層用紙,未明確指出雙層結構的方便面桶、奶茶杯等熱食、熱飲紙質包裝標準。“因此,很多生產企業就可能利用檢測方法和國家標準的漏洞,使用再生紙為原料進行生產,但只對制品內層檢測,卻得出整體檢測合格的現象。”董金獅稱,方便面桶、奶茶杯外層包裝之所以熒光物超標,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非食品級用紙、甚至是廢紙。董金獅表示,食品用紙制品是一個整體,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明確對雙層紙質包裝的要求,對其有害物含量、衛生指標均作出明確規定。 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