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過后,由于受泄洪影響,浙江寧波市不少淡水魚養殖基地大量養殖淡水魚被沖走,市面上地產優質淡水魚貨源緊俏起來。不過,記者也留意到,即使在平時,這些寧波產的優質淡水魚,除了在東錢湖、鄞州等地的個別菜市場有售外,在市區大部分菜市場以及超市也“難覓蹤影”。這到底是何原因呢?對此,記者特地展開了采訪。
地產淡水魚在售不多
產量少、成本高是主因
在上月27日舉行的寧波市淡季菜籃子商品展銷會上,記者看到來自東錢湖、周公宅水庫、鎮海澥浦等地的寧波優質淡水魚“濟濟一堂”,尤其像寧波人愛吃的胖頭魚、鰱魚等,由于肉質十分鮮美,泥土氣少,在展銷會上深受“馬大嫂”歡迎,幾大基地每天運過來幾千公斤的魚貨,開售沒多久便一銷而空。
然而,就是這些在展銷會上如此暢銷的本地淡水魚,在平時的寧波市面上,卻幾乎難見蹤影。在市淡水魚批發市場,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在一年內只有兩三次的基地、水庫大起捕“檔期”,批發市場內會少量供應地產淡水魚之外,平時批發市場里的淡水魚大多來自江蘇、湖北等省外地區。
記者隨后走訪了市區的華嚴、高塘、曙光、東柳等菜市場發現,由于休漁期海鮮數量驟減,胖頭魚、鰱魚等淡水產替代海鮮成為水產攤位上的主角,不過當記者向多家攤主詢問淡水魚產地時,得到的答案卻都是“從外地運過來的”。
經過多番打聽后,記者終于在江北區白沙菜市場內,找到了一位銷售地產淡水魚的攤主高阿國。高阿國告訴記者,自己常年銷售的淡水魚都來自寧波鎮海澥浦嵐山水庫,屬于生態養殖的地產淡水魚。“市區內賣本地淡水魚的不多了,我的攤位上每天一般也只有一兩百斤的銷售量,市民如果要買地產淡水魚,一般需要到東錢湖、鎮海等地的淡水魚養殖基地附近才能買到。”
產量少、成本高是主因
味美肉鮮的地產淡水魚,為何卻成為寧波菜市場上的“稀客”?
家住高塘花園的李大媽告訴記者,其實在前年的一段時期,周公宅水庫的淡水魚在三江超市好多門店也曾上市過,當時生意也十分不錯,可是后來不知什么緣故,忽然就不再賣了。
來源:寧波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