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沅陵縣茶葉產業開發動員會上獲悉,從2008年開始,沅陵縣累計投入4100萬元資金用于茶葉產業基地開發,投入400萬元用于茶葉加工機械補貼,目前,全縣茶園總面積7萬畝,新開發茶園4萬畝,可采摘面積3.5萬畝,共有生產加工企業、場廠30家,2011年全縣茶葉產量1200噸,年綜合銷售收入1.2億,并力爭2012年全縣茶葉產值達1.5億元。
沅陵縣是全國生態產茶大縣,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這里的“碣灘茶”就已作為貢品上供朝廷,“碣灘貢茶”、“官莊毛尖”更是久負盛名。為了進一步做大產業規模,去年來,該縣在以大戶開發的基礎上,大力推行“官莊潘香鋪村”開發模式和“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開發模式,新增盤古鄉、筲箕灣鎮兩個茶葉開發鄉鎮,全縣茶葉開發鄉鎮已經增加到20個。
與此同時,在政府補助,農機補貼的政策推動下,該縣茶葉加工提質成效顯著。2011年全縣16條名優茶生產線,湘豐新干發公司自動化清潔生產線已經投產,七甲坪鎮黃花界村萬陽山茶場、清浪鄉蜈蚣埡村清浪灘茶場、官莊鎮沐濯鋪村王平茶場的新建標準化廠房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并已經安裝投產。官莊鎮太平鋪村新投產代表大戶劉輝今年獲得利潤近40萬元,杜家坪鄉柳林村劉招武獲得利潤近20萬元,清浪鄉蜈蚣埡村鄧傳建獲得利潤近10萬元。碣灘有機茶公司并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內投資4600萬,新建茶葉提取加工廠,出口有機茶生產線。據估計,1條300噸茶多酚生產線大概需要茶葉原料4500噸,需要7萬畝茶園作為原料支撐。湘豐新干發茶業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內投資4800萬元建設茶葉生產及貿易批發市場,吸引主產茶縣客商、企業來投資、開設門店、進場交易,逐步讓沅陵縣成為湘西的一個大型的茶葉集散地,力爭成為“武陵山片區第一大茶葉市場”。
沅陵縣還以“碣灘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為契機,出臺了《沅陵縣碣灘茶地理保護標志使用管理辦法》,對申請碣灘茶原產地保護標準標識的,必須按照((沅陵碣灘茶種植及加工技術標準》統一采摘標準、加工工藝、包裝規格,目前全縣已經有四家企業自愿申請使用“碣灘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沅陵茶葉的品牌將逐步過渡到“碣灘茶”這一個原產地保護品牌下多個優質商標發展的市場格局。
來源:中國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