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通江縣百信超市蔬菜專賣柜臺擺放的蔬菜品類繁多,前來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某款有機蔬菜格外搶手。該品牌的有機蔬菜為何這么走俏?“這些貼了標簽的都是有機蔬菜,吃了對人健康有好處。”市民李大爺一口氣買了兩大包茄子、西紅柿和青椒。
生產有機蔬菜的戰成現代農業產業園坐落在新場鄉紅巖村姚家壩。筆者走進藺戰成的現代農業產業園,花果清香撲鼻而來,三十多個村民正在座座大棚內忙著采摘成熟的蔬菜瓜果。
藺戰成說,自己曾經多年在外地從事現代農業栽培,2009年9月,通江縣邀請藺戰成“回家”創業。當時正在籌劃建設綠色有機蔬菜基地的藺戰成決定前往通江考察。
“這個地方的氣候、土壤、光照、水源等條件非常適合發展現代農業。”走遍了該縣524個行政村后,藺戰成看上了新場鄉這塊“風水寶地”。隨即,藺戰成投資800余萬元,在紅巖村租用土地260畝,建立了年產值超300萬元的有機綠色蔬菜基地。
“從戰成現代農業產業園學習的技術就是管用,我家現在種的蔬菜基本不生病,而且還產量高、賣相好。”村民鄧玉印每天都將采收的幾大籮筐蔬菜,銷售到蔬菜協會。
新場鄉大多數村民和鄧玉印一樣,都有種植蔬菜的傳統,但始終不能解決綠色、高產、環保三大難題,種植規模始終不能擴大,百姓持續增收乏力。戰成現代農業產業園從山東壽光高薪聘請果蔬專家周金祥做技術指導,遴選25名村民在產業園學習全套技術,彌補了菜農種蔬菜缺技術的軟肋。同時,根據土壤特點和市場行情,園區引進通過省級綠色有機蔬菜認證的阿根廷奶油南瓜、層層玉寶、臺灣千禧小番茄、水果黃瓜等29個新奇特蔬菜品種。
“僅通江縣每年銷售蔬菜就超過3億元,毗鄰的巴中、萬源、南鄭等地市場需求也較大,蔬菜基地的規模越大,利潤也才越高。”長期從商的藺戰成深諳商道,在2010年6月就成立了通江縣戰成果蔬產銷協會,與菜農簽訂生產銷售合同,帶動周邊7村310戶種植蔬菜2000余畝。
來源:四川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