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天氣轉暖后,部分蔬菜價格就會大幅下降。可很多經常買菜的市民都發現,與其他地方一樣,最近一段時間,大白菜的價格不便宜,甚至高過了精細的葉菜。
一棵白菜頂半斤豬肉“白菜也這么貴!還是給我挑棵小的吧。”昨天,在報社街市場,一位大媽挑來挑去,最終選了一棵最小的白菜,上秤一稱,4斤,5.2元。
昨天,走訪市內多處市場發現,幾毛錢一斤的“白菜價”大白菜早已不見蹤影,一般都在1.5元左右,即使相對便宜的白菜,價格最低也要1.2元/斤。
在自強街農貿市場,不少蔬菜攤位上擺放著大白菜。“這都是新上市的白菜,進價就高。一棵白菜按4斤算,1.5元/斤,就是6元錢,相當于半斤豬肉的價了。不過買的人可不少。”一位攤主告訴記者,現在本地白菜很少,市場上的大白菜大多來自山東等外地,雖然價不低,但并不影響銷量。
多種原因推高菜價按照往年規律,隨著天氣逐漸轉暖,蔬菜進入生長加速、大量上市季節,價格往往出現較大回落。然而今年,從3月下旬開始,雖然全國蔬菜價格整體呈下降走勢,但大白菜、白蘿卜、胡蘿卜、西紅柿等多種蔬菜價格近期反常上漲。
專家分析認為,今年春季我國部分蔬菜主產區持續低溫寡照,白蘿卜、大白菜等蔬菜生產周期拉長,加之病蟲害加重發生,導致部分蔬菜產量降低、價格上漲。也有專家認為,去年秋天大白菜的價格太低,因為賺不著錢,一些菜農積極性受挫,就不再種白菜,導致今年產量急劇下滑,再加上季節性的上漲,菜價自然就會上漲。
此外,油價上漲、農產品流通環節多也是推高菜價上漲的一大原因。
切忌盲目跟風種植專家表示,近年來,菜價暴漲暴跌的深層次原因是蔬菜種植面積、產量不穩定,產銷信息“糊涂賬”讓農民無所適從。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