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觀經濟形勢是造成紡織行業不景氣的根本原因
內外棉花價差過大不是影響紡織的根本因素,根本是在于國際的宏觀形勢;研究發現,紡織品的需求彈性較大,不同于糧食,糧食的需求比較有剛性,在目前經濟狀況下,人們的需求可能會萎縮的比較厲害。
從全球的紡織品情況來看,以美國為例,美國在全球的紡織品進口2012年1-4月份整體下降了8%;在棉紡織品出口國中,中國出口下降的最少,出口下降了4%,印度也下降了4%,而周邊國家下降幅度很大。雖然周邊國家棉價很便宜,但其出口也不行,故可看出,導致整個紡織行業的不景氣,是宏觀環境在起到決定性作用。
另外中國目前的紡織大國地位,短期內難以形成大規模的轉移。歷史上,紡織產業的轉移,歐洲美國日本中國其他地區,每一次大轉移至少需要30年左右的時間,目前中國的紡織產業鏈非常完整,全球繞不開中國這個關鍵節點,雖然棉花內外價差增大,中國的紡織出口在全球還是具備優勢的。
二、短期拋儲概率很低,但存在增發小部分棉花加工貿易配額的可能
目前市場在謠傳拋儲100萬噸,拋儲價18500元/噸,而且還要發配額,我們認為目前拋儲備不大可能,原因在于:
(1)從拋儲的時點推斷,如果現在拋儲,考慮到結算手續等流程環節,棉花到紡織廠應該也得9月份,即并不能有效解決紡織企業的用棉需求。
(2)從拋儲的效果推斷,如果18500元/噸拋售的話,則向市場傳遞了信號是中國政府可以高買低賣,即19800元/噸收儲,這樣給市場傳遞的信號是2012年20400元/噸收購,則2013年內同樣可以低價拋售,這樣導致棉花生產商、貿易商面臨虧損可能,從而明顯增大了政府的再收儲壓力,因為沒人敢庫存棉花了,所以拋儲的概率很低。
此外,即使拋儲的話,數量也非常小,可能是歷史陳棉,20-30萬噸左右,但同樣從時間點因素考慮的話,概率也很低。
配額方面,為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可能會增發一部分加工貿易配額,因為港口的棉花積壓比較嚴重,港口的費用也很多,但一般貿易配額估計不會發放。
三、中國政府收儲態度堅定,庫容不用擔心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