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風干牛肉,是幾年前由一位老家在內蒙古的同事帶到北京來的,這種長條、大塊、略硬的牛肉,吃起來味道純正,口感醇香,很有嚼頭,從那時開始我就喜歡上了風干肉。再后來,自己到內蒙古出差,就會買上幾包帶回來,一部分送親朋好友,一部分留著自己吃。”對外經貿大學中國資本運營研究中心主任、內蒙古資本運營與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馮鵬程教授說。
風干肉市場潛力巨大
馮鵬程從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角度研究內蒙古風干肉的發展前景,還是最近的事情。他認為,牛肉營養豐富,受人喜愛,當把牛肉加工成風干肉,使它變成可以隨時隨地享受的美味佳肴以后,吃牛肉的人和牛肉的消費量就必然會成倍地增長。這就像把面粉加工成便于食用的方便面和面包后,或者像把豬肉雞肉加工成火腿腸以后,消費量被成千上萬倍地放大一樣。風干肉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這幾乎是毋庸置疑的。
內蒙古是歷史悠久的養牛大區,有著無可比擬的資源優勢,如果內蒙古能把風干肉發展成像牛奶和羊絨那樣的大產業,那么它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農牧民致富以及相關產業的貢獻就會非常巨大。這幾年,內蒙古的風干牛肉產業逐漸發展壯大以后,國內的許多地方都在紛紛行動,在這種情況下,其他省份也有機會先行一步,搶占市場制高點,誕生風干肉領軍企業,成為未來的風干肉市場領導者和最大受益者。
“十二五”期間,內蒙古要建設國家級綠色農畜產品加工基地,實施百萬肉牛、百萬奶牛和千萬肉羊高產創建工程,正在快速發展的風干肉產業,可以有效地提高該區的牛羊肉就地加工轉化能力,提高牛羊肉的附加值,提高農牧民的養殖收人,延伸產業鏈條,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稅收和就業。
兩大一小難題亟待破解
作為最早把風干肉從草原帶進都市市場的先行者,阿民食品公司總經理阿民對這個產業的現狀有自己的認識。他說:“風干肉的現狀是兩大一小,具體說,一邊是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大市場,另一邊是成千上萬養牛戶這種大資源,中間是我們這些中小企業?!?/p>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