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漾濞縣因地制宜,立足資源優勢,堅持走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路子,在重點抓好核桃產業的同時,通過扶強龍頭、做大基地、強化試驗示范和科技推廣等措施,努力培植壯大蘋果、梨等優勢特色產業,2011年全縣有果園34400畝,年產量25700噸,產值突破4112萬元。
該縣探索出“集體私人優勢互補、公私雙軌共同發展”的經濟模式,秀嶺玉香梨和李家莊蘋果發展迅猛,初步呈現出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格局,既為當地群眾開辟出了一條增收致富新渠道,又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目前,李家莊蘋果面積已突破1000畝,果園集中連片,目前基本進入盛果期,商品果率達95%以上,優質果率達80%以上,符合無公害質量標準,平均畝產2000公斤,有紅富士、嘎啦、晴冠、金帥、綠翠等七八個優良品種,由于蘋果品質好,產品銷路暢通,遠銷于昆明、深圳、緬甸等地,產品供不應求,效益逐年增加。目前李家莊單軌制發展的農戶收入少的也有1到4萬,多的農戶達到10多萬元;集體軌制的資產現在已達5000萬元,以蘋果為主的水果產業鏈已見成效。
由于采用先進的栽培技術,管理及時,秀嶺玉香梨場2000年以來梨果產量和收入連年大幅度遞增,產品遠銷楚雄、昆明、四川等地。隨著市場的逐步拓展,林場周邊農戶發展起了林果業,總面積達3000多畝,人均4畝,林果收入近160萬元,僅此一項人均收入達2000元。全縣2500畝梨產量達325萬公斤,實現產值813萬元,帶動農戶1200多戶,受益群眾達6000余人,秀嶺梨場已成為全縣商品梨生產的龍頭產業。
據悉,為推動全縣水果產業優質、高效發展,該縣計劃在2012年將李家莊蘋果園(場)建設為蘋果標準園,預計項目總投資111.98萬元,項目實施完成后果園畝產可達2500公斤,每畝增加優質果品500公斤,蘋果園總產增加50萬公斤,年增加銷售收入100萬元,在秀嶺村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投入資金10萬余元,在2013年完成200畝玉香梨高枝多頭技術改造,改造品種有早、中熟的優質品種紅酥脆、美人酥、滿天紅、云香梨、紅梨5個,以彌補玉香梨晚期的不足。
來源:云南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