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關于張裕葡萄酒檢出“農殘致癌”的報道,讓這家百年歷史的中國葡萄酒企業遭遇信任危機。這是繼此前某黃酒品牌“菌落超標”風波后,再次陷入食品質量安全風波的酒類企業。
葡萄酒中使用農藥是否違禁?對于葡萄酒中的農藥殘留,“國標”又是如何規定?標準問題為何屢成農產品加工業“恐慌”源頭?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調查。
葡萄酒“國標”就低不就高?
中國對于葡萄酒中的農藥殘留到底如何規定?記者調查發現,我國當前并沒有單列葡萄酒國標,而是參照國家食品的通用標準。業內專家指出,葡萄酒標準的重要參照值,就是葡萄的農藥殘留指標。
記者從衛生部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局了解到,國家批準使用的農藥多菌靈與甲霜靈廣泛使用于谷類、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目前,我國葡萄酒行業參照國家gb2763《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中的標準以及歐盟的葡萄酒限量標準執行,其中國標規定多菌靈和甲霜靈最大殘留限量分別為3mg/kg和1mg/kg。
然而,在農業等部門制訂的水果(包含葡萄)30種農藥的限量標準中,規定的農藥殘留種類和農藥含量與“國標”有差別。其中,涉及葡萄農藥殘留的《無公害食品——落葉漿果類果品農藥殘留標準》規定,多菌靈和甲霜靈最大殘留限量分別為0.5mg/kg和1mg/kg。
這表明,當前國家對于葡萄農藥殘留的標準存在重疊現象。按照現有規定,相關行業和企業參照衛生部制訂的“國標”。然而,農業部門的標準也未被廢止。但兩者關于多菌靈和甲霜靈等最大殘留值的規定差距明顯,“就低不就高”的標準,也讓消費者心生憂慮。
國內一家知名葡萄酒企業的總工程師表示,由于葡萄田間管理不規范,導致殺蟲劑、殺菌劑等農藥過量使用,葡萄四個月的生長周期,大致會噴七八種農藥,這造成部分釀酒葡萄果實中農藥殘留量過高,給我國葡萄酒的質量安全帶來重重隱患。
朱林等專家表示,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葡萄酒的農藥殘留標準。相比之下,歐盟、美國和日本都早已制定了嚴格的葡萄酒行業標準,他們有關葡萄與葡萄酒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達132種。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