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縣是貴州省第一產茶大縣,茶園面積最大,茶葉加工企業最多、品種最全,茶葉綜合效益全省最高,是全省茶產業的領頭羊。近年來,湄潭縣根據自身茶產業發展的實際,調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點從抓茶園建設轉到抓茶企發展上來,帶動了該縣茶業從傳統茶業向現代茶業轉變。
湄潭縣多年來一直把茶產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來抓。特別是近5年來,茶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首先是量的擴張。湄潭縣茶園面積已達33萬畝,產量達1.5萬多噸,產值近10億元,茶業綜合收入14億元;茶葉生產加工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有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市級龍頭企業2家,規模企業48家。還有280多家茶葉加工大戶,200多個經營專賣店。
第二是質的提升。“湄潭翠芽”、“遵義紅”、“貴州針”等品牌價值不斷提升,其中“湄潭翠芽”品牌價值已達9.03億元,并于去年11月被國家工商總局授予“中國馳名商標”,結束了貴州沒有馳名商標的歷史。同時,茶葉綜合開發也取得了長足進展,從單一的茶葉生產發展到茶多酚、茶籽油、茶香精、茶蛋白等系列產品;茶旅一體化開發得到了較快發展。
可以說,湄潭縣茶產業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達到質的飛躍。
湄潭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主動調整工作思路,將工作重點從抓茶園建設轉變到抓茶企發展上。茶葉發展中心主任田維強對記者說:“過去茶農賣茶青只賣到幾元、十幾元一斤,現在賣到30-40元一斤,原因就是茶葉企業多了,茶企通過規模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生產,提高了茶葉的品質,價格自然就升高了。”他還說,目前已經有部分企業開發出了茶多酚、茶籽油、茶飲料、茶皂素、茶腳爽等新產品,需要大量夏秋茶作原料,又提高了茶葉的綜合利用率,增加了茶農收入,企業對茶產業的拉動作用日益明顯。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