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喝牛奶一向被認為是一種好習慣,可如果有人對你說:喝牛奶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你會相信嗎?最近,網絡上“喝牛奶可致癌”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而且這種說法有憑有據,它源自國外一項近30年的實驗數據,擁有包括哈佛大學教授在內的多位支持者。牛奶能補鈣,卻含三分毒。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
支持"牛奶致癌"一方:牛奶成分刺激癌細胞生長
記者調查發現,牛奶致癌的傳聞并非始于今時今日,這已經是一個討論多年的老話題,而且在美國和歐洲,科學家們對此的研究至今仍未停止。這場爭論源自于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柯林·坎貝爾2006年公布的一項歷時近30年的實驗數據。
人們吃越多的動物蛋白,就會有越多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或者igf1,人們食用更多的此類激素,就會增加更多的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我們都知道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會刺激癌細胞生長。在大鼠實驗中用來誘發癌變的蛋白質就是牛奶中所含有的蛋白質酪蛋白。
坎貝爾教授的研究成果一經發布就引起了軒然大波。支持的一方包括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學院教授愛華德在內的多位學者。
愛華德:前列腺癌患病率最高的是瑞典、挪威和瑞士,那些地方是食用奶類最多的國家,其中的可能性是牛奶內的某些成分會增加前列腺癌的風險。
反對"牛奶致癌"一方:無證據證明牛奶存致癌因子
而持反對意見的一方聲音似乎更顯權威,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稱,迄今為止沒有證據說明類胰島素增長因子igf-1是致癌因素。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持相同觀點。在國內,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學系教授余海虎表示,對此學術界沒有共識。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君石院士、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楊月欣教授也都持反對意見。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有的人一說就是:“呀,不好了,牛奶致癌了。”不是那么回事兒,只是增加風險,就好比說肉吃多了以后增加你心臟病的風險,并不代表說你吃一口肉就會得心臟病。這完全是兩碼事,不能絕對化。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