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棗子上市的季節。街頭叫賣的棗子,看上去又紅又大,十分誘人。可近日市民李先生致電揚州晚報稱,他在小區門口買了兩斤大棗,吃過之后嘴里甜得發膩;剝開外面紅色的表皮后,里面的肉還是青的。“這些棗子是不是經過特殊處理,才變紅變甜的?會不會對人體有害呢?”李先生很疑惑。
批發市場 大紅棗疑經泡水
根據李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找到了販賣棗子的商販。他告訴記者,自己的棗子是從東區一大型水果批發市場批發的,所有的棗子都這么甜、這么紅。“每天早上五六點鐘,有很多商販去批發。那里的大商戶知道棗子變甜的‘竅門’,你去問問看。”
盡管記者再三詢問,該商販也不肯透露這個“竅門”具體是什么。
昨天清晨5點,記者來到了該水果批發市場。水果交易區里,全是滿載水果的大貨車。在交易區最后一排右側第三個店鋪,地面上鋪滿了一袋袋又大又紅的棗子,幾個工作人員正忙得不亦樂乎。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棗批發價2.6元一斤,一袋20斤。他們從凌晨4點開始賣,大概到早上7點就賣得差不多了。
記者發現,幾乎所有裝棗子的袋子表面,都是濕漉漉的。用手一摸,黏粘膩膩的,還不時有幾只蒼蠅在飛來飛去。袋子里的棗子,一大半是全部紅透的,還有一小部分半紅半綠。
記者隨手拍了幾張照片,但立刻有人過來喝止,并要求記者交出手機。這時,有另一個工作人員走了過來。記者謊稱想買棗子,要求沒有經過特殊加工的,但這里的棗子看上去水乎乎的,不新鮮。
記者隨后被領到另一邊的棗子前。
“這個是沒有泡過甜的。你拿這邊的吧,一包50塊。”
“那邊是泡過的?這邊沒有泡過?”記者不放心,再問了一遍。
“是的,這邊是干的。你摸摸看。”對方信誓旦旦地保證。
記者摸了一下,發現這一堆棗子確實要干一些。但準備進一步詢問泡過的棗子是用什么泡的時候,該工作人員警惕地看了看記者,避而不答,只是催促記者快點交錢。
業內爆料紅棗泡了甜味劑
在記者交錢時,不少市區商戶也在排隊。排在記者后面的一位商戶,手上拿了厚厚一沓水果訂單。記者發現,該商戶并未購買棗子。
俗話說“上市翹俏”,為何這位商戶未選擇棗子呢?記者趁著排隊等候,與其閑聊起來。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