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券,已經是大鱷做空a股上市公司獲利的有力武器。
未來a股有融資融券資格的上市公司可能會面臨更多渾水式的攻擊,在真真假假的“黑天鵝”攻擊下,有人失血,有人嗜血。
渾水曾被稱為一家找茬的公司,通過做空公司來獲利,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沒少受到其“攻擊”,如展訊、奇虎360甚至新東方。雖然中國公司都予以反擊,但是大部分都白白遭受損失。
如今,渾水式做空模式已經隨著融資融券機制的逐步推行得到效仿,越來越多地體現在a股上市公司“黑天鵝”事件中,而且,聰明的資金已經開始仿效渾水模式來獲利。
張裕a和中信證券的“黑天鵝”事件最后都被證明是烏龍事件,但是其股價都經歷大幅下跌,究竟是誰策劃了這些貌似事實、實則荒謬的流言?究竟是誰在這次事件背后獲得了不當利益?
21世紀網還原張裕a和中信證券的渾水式做空路徑,警報已經響起,具有融資融券資格的上市公司中,中外大鱷也正在用敏銳的嗅覺撿拾帶血的獲利籌碼。
張裕a股價大幅下跌,創近期新低。
a股頻遭烏龍“黑天鵝”
中概股曾經飽受渾水公司做空之苦,而如今,渾水模式也開始在a股市場肆虐。
2011年3月以來,中國概念股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相繼遭遇停牌或摘牌。包括東方紙業、綠諾科技、多元環球水務公司都被渾水做空和獵殺,且屢屢得手。
渾水公司對中概股實施的手段雷同,即首先對公司財務上的瑕疵進行最大限度的放大引起投資者恐慌,然后利用恐慌效應打壓該公司股票。在預料其股價可能下跌的情況下,先賣出這只股票,然后發布負面投資報告來打壓該公司股價,并在未來當該公司股價跌入低谷時買入同樣數量的該股,就可以從中賺取差價,獲得盈利。
這種手法是近年來國際資本獵殺中國概念股的慣用伎倆,而此種伎倆,已經開始成為做空a股上市公司的手段。
8月9日,某刊官方微博對即將出版的封面文章做預告,稱其記者將三家國內上市公司共十款葡萄酒送往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均檢測出多菌靈或甲霜靈農藥殘留,張裕高于其他兩家。而多菌靈為美國禁用的農藥,有導致肝癌的風險。
此消息一出,張裕a股票在8月10日幾近跌停,最終張裕a收于55.23元,跌幅為9.83%。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