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有部分早熟田塊(約占調查田塊1成左右)病情指數高達60%~80%,田間已現焦枯的植株,個別發病嚴重的田塊植株已全部枯死。
進入7月以來,甘肅各地降水普遍偏多,田間濕度大,對馬鈴薯晚疫病的侵染和擴散十分有利。據該省各地植保站部門調查統計,截至8月14日,該省馬鈴薯晚疫病已發生646萬畝,是去年同期的2.8倍。對此,甘肅官方已下撥3000多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防控工作。
甘肅省植保植檢站16日發布消息稱,今年由于降水充沛,對馬鈴薯生產十分有利,同時也為馬鈴薯晚疫病的流行危害創造了條件,加之品種高度感病和年年連作等因素影響,導致晚疫病嚴重發生流行,發生流行程度是近十年來最為嚴重的一年。調查發現,有部分早熟田塊(約占調查田塊1成左右)病情指數高達60%~80%,田間已現焦枯的植株,個別發病嚴重的田塊植株已全部枯死。
今年甘肅馬鈴薯晚疫病病情分析顯示,7月份以來降水偏多,陰雨綿綿,對馬鈴薯晚疫病發生流行極為有利;目前生產上大面積種植新大坪、隴薯3號等品種均是高感品種,一旦條件適宜晚疫病就會大面積發生流行;個別地方早期防治不力,存在等靠要思想,以致貽誤了最佳的防治時期。
截至8月14日,甘肅累計完成防治面積466萬畝(多數地塊均開展了3~4次防治),占應防治面積的九成左右。該省共投入手動噴霧器17.57萬架,機動噴霧器逾萬臺,農藥383.62噸,勞力94.29萬人次,通過防治,初步遏制了馬鈴薯晚疫病流行危害態勢,降低了晚疫病的危害程度,預計最低挽回了30%的損失,折合馬鈴薯產量約300萬噸。
目前,根據當前流行態勢分析,預計至今年甘肅流行面積將會達到800萬畝以上,按每畝噴藥4次計算,共需防治農藥3200多噸,盡管政府下撥了3000萬元的農藥,各地也在積極自籌資金采購了一定數量和農藥,但缺口仍然很大。同時,受近期持續降水影響,導致已經噴藥田塊由于藥劑流失而防治效果不佳。此外,馬鈴薯主產區都是貧困地區,當地財政困難,農民收入水平低,加之這兩年馬鈴薯價格下跌,種植效益下降,讓地方財政和農民投入更多的錢用于晚疫病的防控工作難度較大。
馬鈴薯是保障甘肅糧食安全的戰略性主導產業,今年該省種植面積1011.2萬畝,預計產量將達到1300萬噸以上。馬鈴薯的豐歉直接影響甘肅糧食生產目標的完成、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及農村大局的穩定。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