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證券報消息,從上半年業績預告和已經公布的中報數據看,飼料行業取得了普遍增長。展望三四季度,行業景氣可能將筑頂回落。由于豆粕等生產成本上漲,同時,下游畜禽養殖行業的低迷形勢正逐步往上游傳導,飼料企業向下游轉嫁成本難度加大,未來業績走勢并不樂觀,不過水產飼料或許可能會走出獨立行情。
上半年普遍增長
按照申萬行業分類的10家飼料企業中,有9家已經披露業績預告,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好轉,要么扭虧,要么預增。其中,新希望預計業績增幅達到80%-130%;唐人神預計業績增長90%-120%。
新希望的業績增長有一定的特殊性,公司2011年11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六和集團、六和股份和新希望農牧等公司納入公司合并報表后,公司銷售收入和利潤大幅增加。唐人神業績變動的原因是,公司加強市場開拓,同時加強內部管理,降低原料采購及產品成本,適時進行產品價格調整,提升了盈利能力。
目前,已經有四家飼料公司公布了半年報,其中,海大集團、通威股份、金新農業績實現業績同比增長,天邦股份業績實現扭虧。分季度數據看,四家公司第二季度的業績與第一季度相比均出現好轉,其中,通威股份、天邦股份一季度業績虧損,二季度均開始發力。
飼料企業業績好轉與銷量快速增長密不可分。金新農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飼料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0%,遠高于去年同期14%左右的增速水平。這主要是由于下游生豬存欄量提升帶來飼料需求提升,公司銷售投入加大和銷量模式改變推動產品銷售,哈爾濱、上海和長沙等地產能釋放緩解公司產能瓶頸。
成本壓力加大
上半年飼料行業的業績強勁增長勢頭正受到成本上漲的挑戰。隨著低價原料庫存的消耗和糧食價格上漲帶來的生產原料價格上升,飼料行業面臨的成本壓力正越來越大,一些小企業已經不堪重負,大企業盡管還能維持較高的開工率,但產品利潤空間也受到壓縮。
今年以來,由于美國、南美、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陸續遭遇大旱,我國近期又爆發了罕見的蟲災,全球糧食產量預期明顯下調,而大豆、玉米、小麥等糧食的價格明顯上漲,國內糧食價格雖然總體相對更為穩定,但大豆、豆粕與國際市場聯動較為密切,而本來處于供需平衡狀態的玉米市場在遭遇蟲災之后也變得微妙起來。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