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筆者在瀘州市納溪區護國鎮大雄村蔬菜基地上走訪時,正在地里收割絲瓜的農民劉天全高興地介紹說:這兩天市場上的絲瓜好賣得很,價格高還不愁銷,平均每公斤賣到了2元。早晨自己挑了一挑到市場上去,不到中午就賣完了。自己家里種了1畝多地的絲瓜,收入達到了3000多元。納溪絲瓜成了市場的搶手貨。
這幾年,納溪區在蔬菜生產中鼓勵農民多調查了解、分析市場行情,瞄準市場進行種植,農民種植的不少蔬菜品種從中嘗到了甜頭。絲瓜就一個好的例子。開春以來,區農業技術部門充分發揮自身在品種、技術、市場信息方面的優勢,通過辦培訓和開院壩會等方式,幫助農民分析市場,提供品種信息。大家分析發現絲瓜的行情不錯,就積極鼓勵農民進行集中成片種植,擴大生產規模。今年,全區絲瓜種植基地達到了10000多畝,種植5畝地以上的農戶就達到了300多戶。
區農業技術部門派出10多名技術精、業務員能力強的技術人員長期深入到蔬菜基地,指導農戶在絲瓜生產管理中嚴格進行無公害生產,施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生產放心菜。同時,充分發揮絲瓜種植專業技術協會的作用,培育10多名農村經紀人進行營銷,拓展市場。納溪區絲瓜協會會員已達500多名,產品遠銷到了成都、重慶、貴州等地的市場。納溪絲瓜種植基地還被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絲瓜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歡,提高了農戶生產的積極性。據統計,全區最多的農戶僅此種植絲瓜一項收就達1.5萬元。絲瓜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的一條好路子。(周天紅)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