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糧食大上市季節,國道、省道、鄉道上,或者鋪上小麥,或者鋪上稻谷,不僅影響交通,導致交通事故頻發,而且影響糧食品質。經過車輪碾壓的小麥,或者稻谷,既增加破碎率,降低出品率,又由于沾上瀝青等有毒物質,人吃后影響身體健康。
導致農民在公路上打糧、曬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農田承包到戶后,原屬于集體的曬場改變了用途;承包糧田面積少的農戶,由于耕地面積緊張不可能單門獨戶建立曬場;一家一戶有限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也舍不得投資不菲去購買脫粒機;有的農民為了圖省事,直接將收獲的糧食放在公路上碾壓。
改變目前農民在公路上碾壓糧食的現狀,需要多方面入手,綜合治理。因地制宜建曬場
我國幅員遼闊,生產糧食的地理條件各有不同。對于丘陵、山區來說,糧食收割之后必須要通過脫粒、整曬,沒有曬場是不行的。因此,在這些地區可采取兩種方式建設曬場:
一家一戶建設曬場。承包糧田比較多的農戶,應當利用山坡,或者不宜種植糧食荒地,單獨修建曬場;幾家聯合修建曬場。承包糧田較少的農戶,一家一戶修建曬場利用率低,可以采取幾家,或者多家聯合利用山崗、不宜種植糧食的荒地修建曬場,提高使用效益。鼓勵農民購買脫粒機
機械脫粒,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做到脫干脫盡。在農村大力普及脫粒機 是簡便易行的好辦法。
考慮到農民購買脫粒機的成本,可以采取農民出一點,國家補貼一點的辦法,鼓勵農民購買脫粒機。具體操作辦法,是將農民購買脫粒機納入農機具補貼范圍,按照一定標準據實補貼。大力發展糧食現代物流
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獲糧食的脫粒、整曬問題,就要大力發展糧食現代物流業。
糧食現代物流,是從糧食收獲開始,集糧食收割、烘干、收購、儲藏于一體的現代糧食物流體系。通俗地講,就是糧食散收、散裝、散運、散儲。其好處:機械化收獲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散裝極大地節約包裝費用和社會資源;散運極大地節約勞動力成本和解決農村勞動力緊缺的矛盾;散儲極大地減少中間環節和提高糧食儲藏的綜合效益。
在我國新農村建設逐步推進,耕地流轉、規模經營大勢所趨的格局下,發展糧食現代物流迫在眉睫。應按照?十二五糧食物流發展規劃?,國家有關部門抓緊實施。地方人民政府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也應拿出一定的資金,支持糧食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國家還應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糧食現代物流業。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早日建成我國糧食現代物流的完整體系。(龔錫強)
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