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來,我省活鵝價格明顯下跌,養鵝效益遭遇到“滑鐵盧”,部分養鵝戶開始減少養殖規模甚至放棄養鵝。為何往年效益看好的養鵝業今年突然遇冷?
活鵝價格明顯下跌
臨泉縣滑集鎮馬營村養鵝大戶王勇一說到今年的鵝價就抱怨,“今年的鵝價真低,每斤才6元,比去年這個時候低了近兩元,真是不能再養了!”王勇說,他們養殖的是雜交鵝,出欄時候每只鵝是八斤重,前年銷售還不錯,價格很高,每斤都要13元,大家都賺了一筆。去年大家都擴大了養殖規模,但是去年價格卻跌破每斤10元,而今年價格更低,“現在養殖1000只鵝,都要虧本近一兩萬萬元。很多養鵝戶都放棄養殖外出打工了。”據王勇介紹,他目前還有3000只鵝要出欄,“現在出欄一定是虧本,但是不出欄,天天喂飼料,成本更高。”
壽縣天益養鵝合作社的負責人孫照明說,當地皖西白鵝的收購價格是每斤10元,去年每斤16元,養殖成本比去年增加,飼料價格每斤上漲了0.1元,部分養鵝戶開始縮小規模。壽縣文杰白鵝養殖合作社的魏杰說,今年白鵝的價格明顯比去年低,每斤能賣到11元就算是高價了。
養殖量增加是主要原因
為何今年的鵝價格不令人滿意呢?壽縣天益養鵝合作社的負責人孫照明說,去年的白鵝價格高,養殖效益好,一些養鵝戶紛紛擴大規模,飼養量猛增,“我們這里周邊的鵝存欄量至少是去年的兩倍多,量多了,價格自然受影響。”六安市金安區東橋鎮養鵝大戶宋偉告訴記者。由于去年活鵝價格高,許多養殖戶擴大種鵝數量,導致今年的出欄肉鵝數量激增,他身邊很多人都是今年開始養鵝的,正是因為盲目擴大數量,導致目前出欄的肉鵝價格直線下滑。
省農科院畜牧所家禽養殖專家夏倫志說,除了肉鵝數量增加的因素以外,今年養殖業普遍利潤縮減也是導致養鵝業不景氣的原因。
未來不宜盲目擴群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