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雪梨、蜂蜜柚子、酸棗汁……不少市民或許已經發現,在今年飲料的貨架上多了不少以前在飲品店才能喝到的養生飲料。近日,記者走訪各大超市發現,這些所謂的養生飲料大都打著健康牌,口味大多以甜膩為主,而仔細看配料卻發現里面果汁的含量往往只有10%,里面也不乏安賽蜜、甜蜜素等添加劑。對此,人民醫院的李醫生提醒市民,“養生飲料”中的糖分較高,長期飲用對身體有害,夏季消暑解渴最佳的飲品還是白開水和茶水,以及家中的自制飲品。
主打健康傳統銷量好
記者在煙臺路上一家超市看到,飲料貨架上的瓶裝飲料種類繁多,除了一些常見的碳酸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外,引人注目的是一些打著健康牌的飲料,例如冰糖雪梨、酸梅湯、金桔檸檬等以前只能在飲品店喝到的飲料。
“今年冰糖雪梨銷量非常好,主要是康師傅、娃哈哈和統一這些品牌,口味都差不多。”售貨員告訴記者,除了冰糖雪梨外,酸梅湯也賣得比較好,“這些飲料的口味大家都比較熟悉,而且有一定降暑的功效,所以買的人特別多”。記者看到,除了冰糖雪梨外,其他一些養生飲品的生產廠家繁多,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品牌推出了梨汁、山楂汁、蘆薈汁、蘆薈果凍等產品,大家都打著健康牌,更有一些產品的包裝上著重凸顯“健康”的字樣。傳統粵派冷飲龜苓膏也變身時尚飲料,不僅有許多不同的口味,甚至還有像果凍一樣的“吸食裝”。
在煙臺路上的另外幾家超市里,負責飲料銷售的售貨員也都表示,近期這些養生飲料的銷量處于攀升的態勢。
口感甜膩配料表很模糊
記者在超市采訪時,不少市民表示記者所說的這些飲料自己都曾嘗試喝過,口味大都比較甜膩。“冰糖雪梨太甜了,我喝過幾次后就不敢嘗試了。”正在購買飲料的李先生說道,自己平時還是以喝茶飲料為主。
記者觀察到,這些養生飲料的配料表里都有檸檬酸、安賽蜜、阿斯巴甜等添加劑的影子,并且未標明成分的比例,少數標明的,其最主要的養生成分含量也非常低,某品牌“冰糖雪梨”飲料中,雖然稱傳統配方,但配料表里并未見冰糖的成分,梨汁成分只有10%,某品牌山楂汁里的山楂汁成分也只有10%。
醫生提醒喝多了毀健康
那么,這些養生飲料的養生成分到底多大,對身體有何益處呢?對此,萊西市人民醫院的李醫生表示,這些養生飲料只不過是適應了當下人們追求健康的心理,其實并沒有任何養生效果,甚至有些成分對于人體還有傷害。“有的飲料里面含有的糖分太高,長期飲用對于身體有傷害,尤其是一些較胖的中青年,小心喝多了會毀了健康。”李醫生提醒道,市民夏季解暑還是以白開水和茶水為主,也可以在家自制一些綠豆湯之類的飲品消暑。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