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學會魚類健康促進網絡”專家寧波科技下鄉記事
8月8日的臺風“海葵”過后,“中國水產學會魚類健康促進網絡”科技救災小分隊前往受災嚴重的象山、臨海等地區進行科技服務。他們的行動受到了漁民和當地政府官員的歡迎。通過科技救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漁民的一些迷惑,也使進行服務的科研人員懂得了更多……
2012年8月8日年第11號熱帶風暴“海葵”,侵襲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臺風對養殖戶來說可以算是天敵了,八月上旬接踵而至的三個臺風讓沿海三省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備受煎熬,盡管溫棚養殖南美白對蝦在浙江江蘇山東規模逐步增加了,但是土塘養殖南美白對蝦的比例依然十分巨大,臺風對于土塘養殖南美白對蝦的沖擊力很大,由于其中心位于浙江省象山縣,因此本象山是災情比較嚴重的地區,水產養殖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同時臺風過后,象山港發生了大面積的赤潮,許多養殖戶們愁容滿面。
14日,臺風“海葵”剛剛退出,“中國水產學會魚類健康促進網絡”部分專家吳雄飛(寧波海洋與漁業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王國良(寧波大學教授)、王建平(寧波海洋與漁業研究院研究員)、錢冬(浙江淡水水產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楊先樂(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邱軍強(上海海洋大學講師)以及寧波市科技局的科技管理人員組成了一支挽回臺風災后影響的科技服務小分隊,冒著酷暑前往受臺風影響較大的象山、臨海進行救災科技服務,為養殖戶們排憂解難!
小分隊先后走訪了象山縣泗頭鎮紅升水產養殖公司、象山石昌南美白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象山新橋鹽場、象山縣昌茂梭子蟹合作社、臨海縣佳遠養殖有限公司等受災嚴重的“二農”(農業合作社、農村產業基地)、“二園”(精品園、產業園)基地。查看了災情、了解了災后的養殖情況,并向漁民提出了一些技術救災的建議,受到了漁民和當地政府官員的歡迎。
來源:中國水產頻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