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河池市委員會、河池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核桃產業化發展的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推進核桃栽植的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進程,做大做強核桃產業。近日,中共大化瑤族自治縣委員會、大化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核桃產業化發展的意見》。
《意見》明確了發展核桃產業的指導思想,以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挖掘石山資源優勢,做透“山”的文章,發展“山地經濟”,突出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立農民穩步增收的長效機制,促進全縣大石山區生態改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農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意見》指出,要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改善生產條件、轉變生產模式為重點,發展集中連片種植基地和農民持續增收的示范點,推動全縣核桃產業快速向現代化、標準化邁進。計劃利用三年的時間,以縣境內的弄耳山和弄黑山為核心,重點建設西北部大石山區核桃生產基地,地域包括七百弄鄉、板升鄉、雅龍鄉的全部和六也鄉、古河鄉、都陽鎮、北景鄉的部分地域,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突出增量。江南鄉、百馬鄉、古文鄉等其他大石山區鄉也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推進核桃產業在全縣范圍內廣泛推廣,切實加快大化縣核桃產業化發展的步伐。力爭到2015年,全縣核桃面積發展到25萬畝,建設1個100畝以上的核桃良種繁育基地,1個10000畝、3個1000畝、40個100畝以上集中連片種植基地,引進1家加工企業,進入盛果期后產值達5億元以上,主產區農民年人均核桃收入3000元以上。
《意見》強調,在核桃產業發展過程中,一要科學規劃,明確思路。堅持“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規模發展、優質高效”的原則,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統籌推進全縣核桃產業發展。二要創新形式,規模發展。要轉變生產形式,創新組織方式,通過政策啟動、市場拉動、科技驅動、示范帶動、農戶聯動,堅持高標準建基地、高要求上檔次、高強度聯科技、高效益深加工,逐步形成核桃產業“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格局。借力組建專業合作社,延長核桃產業發展鏈條,促進核桃精深加工產業發展,依托林產品貿易平臺,實現核桃產業“產加銷”一條龍發展。三要完善機制,多方籌資。要借鑒先進地區的經驗和做法完善市場機制,建立健全責任制,努力拓寬籌資渠道,積極爭取信貸支持,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確保高標準完成核桃產業項目。要在項目和財政上給予核桃發展大力的扶持政策,同時還要在金融上給予支持,各商業銀行要積極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業務,扶持發展核桃基地。四是加強種管,明確責任。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篩選適應本地自然氣候和適銷對路的優質核桃作為主栽品種。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格監督,做好良種優選、引育工作,逐步實現核桃苗木本土化生產,確保種苗質量。實行以耕代撫、以短養長,林糧、林菜、林豆等合理套種間作模式,做到短期內農民不減收,增加農戶持續收益。核桃產業化發展資金投入大,管理要求高,種植周期長,各級各部門要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力推動大化核桃產業規模化發展。
來源:大化縣核桃產業辦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