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省城市民到超市和標準化菜場買菜,將可以先看蔬菜質量公示牌,了解每天蔬菜質量安全檢測結果后再購買;同時,超市內包裝銷售的蔬菜,也將標明產品產地、保質期、質量等級等內容。記者昨日從合肥市“食品安全廬州行”活動現場獲悉,《合肥市蔬菜市場準入實施辦法(試行)》即將于10月1日起實施。
蔬菜將
設“入市門檻”
昨日上午,在肥東縣金色大地蔬菜專業合作社,農戶們正在對新采摘的蔬菜進行分類整理、裝盒并貼上帶防偽標簽的“無公害農產品”標志。
在每一份無公害蔬菜上標志內,都有產品的生產檔案,記載其名稱、來源、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等。這里的蔬菜也一直在直供合家福超市,如果質量出了問題,將可憑標簽上的密碼信息找到具體的生產地塊和農戶。
而從10月1日起,合肥市即將推出蔬菜市場準入制度,將為蔬菜設立“入市門檻”。合肥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像“金色大地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已取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認證這三種認證之一的蔬菜,以及能夠提供相關檢測合格證明的蔬菜,可入市免檢。而沒有通過認證、又不能夠提供相關檢測合格證明的蔬菜,則必須“逢進必檢”,不合格的必須被“清退”。
同時,蔬菜市場準入制將按先示范、后推廣的原則,先在本市城區的蔬菜批發市場、規模較大的標準化菜場和有蔬菜銷售的大型超市等蔬菜市場實行。目前,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合家福連鎖超市、永輝超市等超市以及茂林路農貿市場等5個農貿市場將率先試行。
市民買菜
先看檢測結果
省城在試點蔬菜“準入制”后,在批發市場或大型超市買菜,市民除了可選擇上述三種認證過的“放心蔬菜”外,還可看到菜市場當天的蔬菜檢測信息。
按照《辦法》,今后省城蔬菜批發市場、規模較大的標準化菜市場和有蔬菜銷售的大型超市,應在顯著位置設蔬菜質量公示牌,每天將檢測結果進行公示。對超市內包裝銷售的蔬菜,在包裝物或標識上應標明產品品名、產地、采收日期、保質期、質量等級等內容。
此外,合肥市還將設立蔬菜質量追溯制度,按照從生產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實施質量安全追溯,逐步建立蔬菜生產、加工、運輸、配送、儲藏(保鮮)、銷售等各個環節登記制度,以確保蔬菜生產記錄可查詢、產品流向可追蹤、質量安全責任可追究。(羅睿捷,武靜)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