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20日起,威海市持有增殖對蝦捕撈許可證的漁船可以出海捕撈對蝦了。目前捕撈情況如何,對蝦價格怎樣,市場銷售如何,對此筆者進行了調查。
據調查發現,雖然許可部分漁船出海回捕增殖對蝦已經三天了,但是在威海漁港碼頭,全市具備捕撈資格的1779艘漁船中的大多數并沒有出海。據了解,只有少量漁船申請了捕撈對蝦許可證,而出海捕撈對蝦的漁船很少。除了遠處偶爾看到幾艘流刺網小漁船正在作業外,空曠的大海上很少看到漁船的影子。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威海市具備出海捕撈增殖對蝦資格共有795艘張網(含鳀魚落網)、984艘刺網作業漁船,這些漁船可持增殖對蝦特許捕撈許可證和標志旗,自20日12時起出海回捕增殖對蝦。但從市漁政部門獲悉,這些漁船中的大多數都沒有辦理捕撈許可證,這就意味著大多數漁船放棄了捕撈對蝦資格。
既然已經進入捕蝦期,為什么這些具備資格的漁船卻不出海呢?據船主介紹,出海單純捕蝦不劃算。由于捕撈對蝦并不是大多數漁船的主要作業內容,目前距全面開海只有10天時間了,現在出海還要繳納一筆資源費,才能辦理增殖對蝦特許捕撈許可證,所以大多漁船在等待全面開海。據船主介紹,一艘170馬力的刺網漁船出海一趟的耗油費用約為1萬元,船員的工資以及冰塊等成本費用也在1萬元左右,而捕撈回來的海產品一共才賣了1萬多元錢。“出海一趟不賺錢反而賠錢,誰還愿意出去啊。”
另據出海捕撈對蝦歸來的船主介紹, 今年威海蝦情總體好于往年,對蝦的個頭比往年還要大一些,去年每斤一般十三四只,今年十二三只。據了解,目前魚販在海邊收購對蝦的價格一般是每斤45元錢,基本上是和大漁船單線交易。而小漁船捕撈的對蝦數量少,往往都零售給熟人,價格是50元錢一斤。也就是說,捕撈回來的本地對蝦并沒有進入水產品市場銷售。
目前威海水產品市場并沒有本地鮮捕對蝦,只有本地養殖的南美白對蝦以及從南方運來的冷凍蝦在銷售。市場上冷凍的4至6個頭的大對蝦每公斤元200至240元,7至9個頭的大對蝦每公斤150至160元,10至12個頭的大對蝦每公斤120元左右,港養蝦價格每公斤在40元左右,鷹爪蝦價格每公斤50至60元。水產品市場經營業戶表示,由于目前市場上貨源緊缺,想吃鮮捕對蝦,可能還得再等幾天。(徐春暉)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