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世界糧食供求形勢并沒有發生巨大的偏離。但資本市場卻嗅到了炒作的時機。糧食商品市場上的投機和炒作,使得主要農產品期貨價格一路上漲。
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統計,截至8月7日,玉米期貨總持倉量達到119萬張,比7月初增加15萬張,其中主要反映基金持倉情況的非商業多頭持倉增加近10萬張。大豆期貨總持倉量在7月中旬達到83萬張,創出新高,非商業多頭持倉則從7月份開始一直維持在30萬張以上的高位。
7月全球糧食通脹率比6月攀升了6.2%,是2009年11月以來最大漲幅,引發了市場對全球新一輪糧食危機的擔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與黃豆價格已經持續幾周居高不下,而黃豆期貨也攀升到四年新高。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數據顯示,玉米、小麥和大豆價格自2012年6月以來漲幅分別高達56%、55%和26%。7月19日,該所的玉米和大豆期貨價格更是創下2007年至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以來最高水平。
分析認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可供資本炒作的題材不多,美國大旱提供了資本炒作的時機,大量資金開始轉向剛性需求的農產品。而金融投機活動放大了糧價波動造成的影響,當糧食價格開始上漲,投機商豪賭價格漲得更高,由此進一步推高了糧價。
分析人士指出,供應和需求才是大宗商品最終價值的決定性因素,農產品期貨價格受資本炒作影響飆升,可能只是暫時現象。(如山)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