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跌跌不休”
進入二季度,青島生豬價格即呈現下跌態勢,目前出欄價已跌破每公斤14元。記者在生豬主產區萊西了解到,養殖場生豬出欄價每斤只有6.7元—6.8元,創近年來新低,這一價格已使小規模的養殖戶陷入虧損境地。
市畜牧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生豬出欄量為179萬頭,豬肉總產量約13萬噸,同比增長4.4%;生豬存欄量為188.8萬頭,同比增長7.2%。按照這一增長比例,不至于導致生豬價格大幅下跌。“生豬價格下跌,實際上是一個全國性現象,青島難以幸免。”萊西市畜牧局有關負責人分析認為,生豬價格大跌導致普遍性虧損,不外乎三大因素
首先是供求關系的變化,從青島地區看,生豬出欄量雖增幅不大,但仍然是增長的,加之其他地區也普遍呈現增長態勢,供應量總體上是充足的,同時,市場對肉類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過去“豬肉獨大”的情況有所改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牛肉、羊肉,對豬肉需求量減少,“一增一減”,自然讓豬價下降。
其次,生豬存欄大量增加,導致飼料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生豬存欄量大,對飼料需求就多,必然推高飼料價格,導致生豬生產成本大增,壓縮了養殖的利潤空間。
第三,生豬存欄量增加,使養殖戶經濟收入預期降低,為減虧止損,養殖場(戶)采取提前出欄的做法,使生豬供應更加集中,于是,生豬價格“跌跌不休”就成為一種難以遏制的市場趨勢。
規模養殖大干快上
市畜牧局提供的另一組數據顯示,豬價下跌并沒有擋住養豬場上規模上水平的步伐。據了解,正大集團50萬頭生豬項目建設已近尾聲,萬福集團120萬頭生豬加工項目即將建成,還有更多的生豬養殖場在積極擴大規模。
這一逆市場而動行為的背后,有何因素使然?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