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時間,上億元地溝油流向餐桌
由于涉案人員過多,寧波中院要連審5天
去年8月,寧波警方從寧海縣一個地溝油加工窩點入手,由多省公安合作,破獲了一起從掏撈、加工到銷售的全國首例特大全環節“地溝油”案。
自此,一條和“地溝油”有關的黑色鏈條漸漸浮出水面。前后9年時間,犯罪嫌疑人將價值上億元的“地溝油”推向了市場。
昨天,寧波中級法院在寧海法院開庭審理此案。
20名被告人涉及加工、運輸、銷售等各環節,公訴機關以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在3起案件中對他們提起了公訴。由于涉案人員太多,庭審將持續5天。
警方在調查寧波一地溝油窩點時,發現有蹊蹺
去年3月,寧波寧海縣警方發現一個地溝油加工窩點。
本來,根據相關政策,地溝油可以回收加工,但必須用于生產工業產品。但是,在調查中,一個細節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山東一家公司的收購員來這個窩點購油時,每次都要拿試紙檢測油的“酸價”(油脂中的游離脂肪酸的含量,是檢驗食用油優劣的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只有生產食用油才需要測“酸價”。
警方敏銳地察覺到,山東這家公司肯定有問題。
這家公司名叫濟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林公司”),在工商登記上,這是一家生產生物柴油的高新綠色企業。公司由兩人合伙開辦,分別是柳立國和魯軍。
警方到山東一查,格林公司果然問題重重。
“這家公司戒備森嚴,經常有大量的‘高效活性白土’運入廠區。”參與破案的寧海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副教導員洪聚峰說。
經過詢問專業人士,警方得知,將地溝油加工成食用油或生物柴油,都需要用到這種白土。
將地溝油加工成食用油,他們已經干了9年
隨后,警方對格林公司的銷售渠道進行調查,終于揭開了這家以生產柴油為幌子的公司的本來面目。
經調查,格林公司長期在浙江、四川、貴州、江蘇等地收購地溝油,加工成劣質成品油后,以食用油的名義再銷往河南、河北等地。
而柳立國等人從2003年就開始從事這個行當,至今已有9年。
為了擴大規模,他們注冊成立了格林公司,于2011年4月投產。公司的關鍵職位,柳立國全都聘用親戚擔任,從收購到銷售,一條龍全包了。
來源:錢江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