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8月22日發布嬰童食品市場調查報告,稱市場上很多標注“原裝進口”的食品沒有ciq(中國檢驗檢疫)標志,違反《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
報告指出,嬰童食品市場存在沒有qs標志、冒充洋貨、保健食品批號一號多用等五大問題。中消協特別指出,母嬰店里一些進口嬰幼兒食品包裝缺失ciq標志。根據國家《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規定,進口食品標簽必須事先經過審核,取得進出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合格的進口食品還須符合出入境檢驗檢疫標準,具有由檢驗檢疫局出具的“進口食品衛生證書”,外包裝加注激光防偽ciq標志。
昨日下午,記者在南開區一家大型超市嬰童食品專區看到,一款嬰幼兒米粉在外包裝上注明“原裝進口”,卻找不到ciq標志。銷售人員說:“我賣進口嬰兒食品好多年了,還沒有見過您所說的ciq標志長什么樣。”在河西區一家母嬰用品店,熱銷的嬰童輔食有米粉、菜粉、米糊、肉松、營養米、營養面、果蔬汁等,銷售人員熱情地向消費者推薦進口食品,然而記者發現,除了一款燕麥營養米粉有ciq標志外,其他宣稱原裝進口的食品均沒有此標志。
南開區唐女士說,她的孩子6個月起就一直食用進口奶粉,家中奶粉桶有30多個,包括4個品牌,但都沒有ciq標志。業內人士介紹,ciq標志背面注有16位防偽編碼,可以看做是進口食品的“身份證”,表明該產品經過了海關部門以及各地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的檢測,是判斷進口食品真偽的主要手段。南開區一家孕嬰用品連鎖店工作人員說,有些嬰幼兒食品只是采購和使用了少量進口原料,絕大部分工序如分裝、加工等都在國內完成,根本不是進口食品。
來源:-渤海早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