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開始,泉州市餐飲店內都會張貼一張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公示圖,圖上的“卡通臉譜”有可能是“大笑”、“微笑”或者“平臉”,分別代表餐飲店的食品安全等級為a級(優秀)、b級(良好)、c級(一般)。目前,全市已有4500多家餐飲店張貼了這種公示圖。市民進店吃飯,可以先看“臉色”。
記者李凱龍/文陳小陽/圖
多數餐飲店難露“笑臉”
昨天,記者對東街、美食街、霞淮街等市區道路的餐飲店進行走訪。美食街上的多家餐飲店,在醒目位置上都張貼著底圖藍色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公示圖。而在市區霞淮街的幾家餐飲店內,并未張貼這種公示圖,店家表示自己剛剛搬來,并不知情。記者致電相關衛生監督機構,對方表示,按照規定,對新辦《餐飲服務許可證》的餐飲服務單位,在《餐飲服務許可證》頒發之日起3個月內,不給予動態等級評定,也就沒有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公示圖;在《餐飲服務許可證》頒發之日起4個月內,相關部門將派人現場完成動態等級評定。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小型餐飲店大多張貼的是“平臉”,而一些環境整潔的洋快餐店,張貼的也只是“微笑”。許多市民表示,他們看到“大笑”的,只有少數星級酒店或學校、單位食堂。
為什么多數餐飲店難露“笑臉”呢?據介紹,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的評定依據中,不僅包括了衛生條件的考核,還包括管理方面的指標,而多數餐飲店在這些方面有所欠缺。
看“臉色”吃飯更直接
市衛生監督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此之前,一個餐飲店衛生狀況主要“體現”在“餐飲服務許可證”上。衛生監督機構在頒發“餐飲服務許可證”前,會根據現場檢查的情況進行綜合考評,然后根據其衛生狀況發給標有不同等級的“餐飲服務許可證”。
來源:搜狐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