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兩次約談食用油巨頭,要求企業建立食用油價格報告制度。這源于近期食用油價格持續上漲,其中尤其以花生油漲幅最大。
記者昨日走訪我市市場時發現,由于花生油價格變得“高高在上”,玉米油、葵花籽油、稻米油等其他品種油趁機“崛起”,尤其是玉米油,已漸成市場主流。
在火車站樂購超市,花生油基本處于“缺席”狀態,只有盛洲一個品牌。金龍魚花生油、魯花花生油則顯示為“暫時缺貨”狀態。此外,并無其他品牌花生油。在沃爾瑪超市,花生油品牌多達五六種,但銷售人員表示,近期花生油價格漲得太猛,實際上賣得并不好。
各個超市里,玉米油及以玉米油為主料的食用油隊伍,則比以前壯觀多了。幾乎各大主力品牌都推出玉米油,葵花籽油、稻米油、芥花油等也比以前多了起來。
這些新崛起的小品種油,多數價位處于大豆油與花生油之間。以5升為例,大豆油的零售價在六七十元左右,花生油在120元-160元之間,而金龍魚玉米油、多力芥花油售價99.9元,盛洲玉米橄欖油售價91元,西王玉米胚芽油售價99.8元。
家樂福超市銷售人員介紹,現在諸如玉米油、核桃油、葵花籽油、茶籽油、葡萄籽油等開始受到關注。那些價位低于花生油的小品種油,今年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三成左右。
“玉米油和以玉米油為主料的調和油,確實漸成主流,我們公司的玉米胚芽油、玉米橄欖油、玉米山茶油都很熱賣,銷量比增四成,許多單位將這些食用油作為福利發給員工。”中盛糧油集團副總經理陳英祥說,與大豆油相比,這些小品種油營養更豐富,還有降低膽固醇等作用,正在成為主流。花生油味道很香,原本是福建人喜愛的食用油品種,但現在價格攀得太高,導致一些花生油的“粉絲”轉而選擇其他小品種油,未來可能形成玉米油、花生油并肩齊驅,其他小品種油為補充的新食用油市場格局。調和油方面,以大豆油為主料的調和油,市場份額會減少,以玉米油為主料的調和油,市場份額則會增加。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