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兩度出手調控食用油價格:7月底,約談益海嘉里、中糧集團兩大巨頭,希望兩企業食用油品牌能保持價格穩定。8月13日,召集中糧集團、益海嘉里、魯花集團、九三油脂集團和匯福糧油集團等5家小包裝食用油企業進行談話,要求上述5家企業建立食用油價格報告制度,定期向國家發改委報送食用油出廠價、批發價和零售價。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顯示,與4月1日相比,8月16日,純花生油、純菜籽油全國日均價分別上漲12.8%、5.1%。此前價格較為穩定的大豆油價格近日也出現上漲跡象。
對外依存度高推動漲價
不光行業巨頭,各地中小型食用油生產企業也紛紛進行價格調整。7月底,山東金勝糧油實業有限公司營業部孫曉對記者說,該公司擬對食用油價格微調,這次漲價主要是為了“平本”。她希望能夠通過政府補貼,減少稅收等降低企業成本,維持價格平衡。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國內食用油零售價格持續上漲主因是受美國、阿根廷和巴西等主要油脂油料出口國氣候異常影響。“這些國家的干旱是因素之一,另外美國等發達國家利用大豆等農作物加工乙醇生物燃料也導致原材料持續短缺,我國油料供給是壟斷供應,因此國際油脂原材料短缺可直接傳導到國內價格?!彼麑Α吨袊洕芸贩治?。
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作物年度開始至今,美國共有33個州的1628個縣被定為受災區,其中1496個縣是干旱受災區。
記者查閱國家農業部網站公布的2012年1—6月份我國農產品進出口情況,食用植物油進口379.8萬噸,同比增18.6%。
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已由本世紀初的60%下降到2011年的38%左右。
對外依存度高推動了國內食用油價格上漲。此外,孫立堅還認為,國際流動資本對大豆等農產品的金融投機,也將助推國內食用油價格高漲。
花生油的原料困境
本輪食用油漲價潮中,消費者最經常選擇的花生油價格上漲尤其明顯。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顯示,到7月30日,純花生油全國日均價格漲幅超過10%,較去年同期上漲近20%。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