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的旱災成為熱點新聞。
美國農業部稱,美國遭遇了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旱災,且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其中,美國中西部地區80%的農田均出現災情。專家認為,旱情影響的不光是美國本土,也會對全球其他國家帶來一場價格風暴,受此影響,玉米與豆粕的價格不斷地刷新著價格指數。
與此同時,養豬業又一次被卷入其中。
作為養豬戶,三門的施富軍就感受到了風暴的威力,這也是他第一次感覺到美國離自己是如此之近。
因為玉米與豆粕價格的不斷上漲,在最近,施富軍把自己的養豬場規模縮了下來,生豬存欄數只有100多頭,而去年的這個時候是300多頭。
“存得越多,虧得越多,因為平均下來,賣一頭豬要虧50元。”施富軍說,今年能保本都已經是萬幸。
玉米價格一天一變
上個星期,施富軍剛剛買了一批飼料,玉米的價格是2.36元一公斤,買了一噸半。但僅僅過去三天,價格又漲了。
統計數據也在對應著施富軍的實際感受。數據顯示,從8月19日至8月26日,玉米價格經歷了從2.25元上升至2.86元,再回落至2.4元的波動。
而根據路橋蔬菜批發市場的最新數據顯示,昨天玉米價格已上升至3元一公斤。
事實上,除了美國旱災之外,國內的玉米主產區也在面臨著蟲災。
因為降水較多,玉米病蟲害大面積爆發。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全國玉米因蟲災的減產量接近300萬噸。
在這樣的背景下,蟲災危害逐漸顯現,國內玉米總體供需格局進一步趨緊。
“如果飼料再這樣漲上去,我都不知道該怎么養下去。”施富軍說。
生豬價格漸回暖
當生豬飼養業一直陷入虧損局面時,8月初,國家發改委公示啟動新一輪生豬凍肉政策性收儲。
消息一出,國內大部分地區豬價隨即反彈,局部地區豬價回歸到14元/公斤以上。
而施富軍的毛豬價格也迅速回升至14.4元一公斤。
對于施富軍來說,他今年保本的希望是,隨著后期季節性消費旺季的來臨,豬肉價格或許會逐漸脫離底部。
(周偉)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