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來,在極端氣候因素的影響下,作為世界上主要糧食生產國和出口國的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糧食減產預期不斷增強,受此影響,國際市場糧價大幅上漲。這又是否給國內市場帶來一輪“糧價潮”呢?對此,記者日前對北京專業糧油批發市場玉泉路市場進行了調查了解。
玉泉路市場信息部監測數據顯示,下半年以來大米批發價格總體呈現出溫和上揚態勢,面粉行情則表現為先抑后揚走勢,大豆油價格以穩中略漲為主。總體來看,大米、面粉市場行情的波動主要與季節規律性等因素有關,基本上與國際市場因素無關。雖然我國大豆油對外依存度高,國內價格主要以國際市場行情為“風向標”,但在國家宏觀調控等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大豆油價格上漲的幅度明顯低于國際市場漲幅。
大米
近日,玉泉路市場信息部監測數據顯示,東北普通(圓粒)大米平均批發價格每斤2.39元,較上周上漲0.03元,漲幅1.27%;較月6月初上漲0.13元,漲幅5.75%。從往年市場運行規律看,6月份是大米消費淡季,但原糧供應也步入傳統的“青黃不接”時期,在10月份新糧上市前一般都會小幅上漲行情出現,只不過今年上漲的幅度相對略高于往年水平。大米市場行情淡季不淡的主要原因是稻谷的可上市流通量減少,供應相對偏緊所致。為保障糧農種糧收益、緩解賣糧壓力,去年以來國有糧食企業加大了收儲力度,截止3月31日,6個粳稻主產省國有糧食企業累計收購粳稻達1782.4萬噸,較上年增加938.5萬噸,增幅達一倍以上。而非國有糧食企業累計收購量的占比同58%下降至38%。同時,經過7、8個月的市場消耗后,市場上稻谷的可上市流通量不斷減少,收購困難、價格上揚,這也是近兩個月來東北稻谷行情持續小幅上漲、銷區大米批發價格走高的主要成因。此外,近幾年租地費用、化肥價格、人工工資等種糧綜合成本上升,糧農對粳稻價格的預期有所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米價。
對于后期走勢,玉泉路市場信息部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下個月中旬前后最早一批東北新米將開始上市銷售,10月份將大批量上市,隨著新糧供應增加,后期北京地區大米批發價格將有小幅回落。
面粉
來源:北京玉泉路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