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奶奶把切好的2只茄子丟進(jìn)了油鍋,隨著“滋滋”的油鍋響,今年春天露臺種下的這季蔬菜告一段落。今天開始,馬奶奶家的蔬菜就又得從菜場里買了。“哦喲,要不是臺風(fēng)把我那些花給吹掉了,我還能再多吃一個星期呢。”一說起前陣子露臺遭臺風(fēng)“海葵”洗劫,馬奶奶心痛不已。
馬奶奶姓馬名桂花,71歲,本塘杭州人,目前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養(yǎng)老金,雖然子女都很孝順,不過勤儉是老人的好習(xí)慣,老伴過世后,馬奶奶就從住了近60年的武林廣場附近搬到了位于南肖埠的女兒家里。腿腳靈便的馬奶奶每天都給子女們買菜燒飯。“現(xiàn)在菜價貴,我已經(jīng)快2個月沒買蔬菜了,昨天去菜場逛了圈,又漲價了,番茄都4元一斤了,7月份才2塊5。”
昨天早上,做完晨操,馬奶奶到萬壽亭農(nóng)貿(mào)市場逛了一圈,換來一聲嘆息:長豇豆、絲瓜、小青菜、胡蘿卜每斤漲了近2元,絲瓜賣3元多一斤,番茄賣相好的要4元,差的也要賣3元多一斤。
賣菜的王阿姨和馬奶奶拉上了家常:“菜價都這樣,剛開始(漲價時)來買菜的人還會比比他家,現(xiàn)在嘛,都在漲,也沒什么可比的了。”
王阿姨指著前面一堆生菜告訴馬奶奶:“7月份還是4塊一斤,8月初漲到7塊錢一斤,現(xiàn)在已經(jīng)算價格回落了,5塊一斤。”
這讓馬奶奶又唏噓了一把:要不是臺風(fēng)來,打落了一地的花,自家種的蔬菜還能吃上一陣子。
說起露臺上自家種的蔬菜,馬奶奶很是自豪,長豇豆、絲瓜、番茄、茄子、南瓜……去年初種成功,今年品種又增加了不少。
“菜價去年就漲了不少,我看著女兒家露臺上空著,干脆自己種點菜吃。”馬奶奶活了70年,下地種菜還日頭一回。
秧苗就是在菜場買的,每年3、4月份和9月份左右,就會有幾個攤位賣菜籽和秧苗。“西紅柿秧苗可俏了,我都要跟攤主預(yù)訂。”馬奶奶說。
剛開始種菜,馬奶奶特別小心,一天要去看個好幾回,尤其是種子撒下去的,過半個月才能出芽,等得可真著急啊。現(xiàn)在幾月下苗、架子搭多高、水怎么澆基本都知道了。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wǎng)絡(luò)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