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5月,北京餐飲業實現收入330億元,同比增長11.1%,增幅低于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個百分點;從單月情況看,今年3~5月,北京餐飲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了14.7%、9.6%和9.4%,逐月下降,并且大大低于上年同期16.5%、16.4%和16.7%。
中國烹飪協會統計,大型快餐連鎖企業上半年同比增幅維持在10%左右,新門店擴張完成計劃比例僅為20%~30%,本土快餐品牌利潤不及8%。數據顯示,目前餐企年租金保持8%左右的增幅,用工荒加劇了人力成本增加,上半年人力成本普漲10%左右,多則達到25%,食材成本平均增長約10%,加上各種稅賦,餐企倒閉出現高峰。
全國各地傳出的信息除了顯示餐企營收增幅放緩、成本高企、利潤下滑外,更是出現了倒閉潮。中國烹飪協會甚至表示,餐企月倒閉率高達15%。整個餐飲行業增速陷入2000年以來除2003年非典時期的最低谷。
餐飲企業日子不好過,在很多人看來是因為“成本的居高不下”。行業資深人士指出,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都占據了餐飲成本的大頭。
人力成本增加,原料成本增加,但是菜價不能提高太多,提高多了客流量就會明顯減少。菜價的漲幅和成本的漲幅不成比例,是餐飲業利潤大幅度下滑的原因之一。
此外,很多餐飲企業都陷入了招工難的境地,招不到人或者是招不到合適的人,成了行業共同的難題。筆者在幾家新開業的餐飲店里了解到,一個月前其貼出了招聘啟事,截至目前連包房的服務員都沒有招齊。
如何走出目前的發展困境,業內人士表示,餐飲企業的定位十分重要。飯店必須有定位,而且定位要準確。特色飯店應該堅持特色,不要盲目跟風。(實習生張小敏)
來源:工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