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現貨市場還是從期貨市場來看,“糖高宗”昔日輝煌不再,白糖價格處于震蕩中。從產量來看,今年食糖供給過剩已成定局,未來糖市仍對“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寄予厚望。收儲傳言只能短期內刺激糖市,長期來看,對糖價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供需量。
近期,白糖價格的波動強烈吸引著市場的關注。記者發現,在廣西糖網的一項調查中,超過一半的網友對未來一個月的糖價作了不甚樂觀的估計。無論是從現貨市場還是從期貨市場來看,白糖價格都處于震蕩中,價格曾經成倍上漲的“糖高宗”昔日輝煌不再。
8月20日,國內白糖主產區成交一般,南寧中間商報價5920元/噸,昆明中間商報價5750元/噸。
食糖供給過剩成定局
農業生產的特殊規律使得農產品價格更容易出現漲跌。近幾年處在大眾關注焦點的大豆、生姜等農產品價格的急劇波動都反映了這一規律。一般情況下,某種農產品價格較低時,種植面積和產出量都會隨之減少,導致價格上漲。而一旦價格上漲,農民就會選擇擴大種植面積,進而使產出增大,從而起到平抑價格的客觀作用。
2009年下半年,甘蔗主產區廣西、云南等地遭受大旱,嚴重影響到2010/11榨季的甘蔗原料供應。2009年6月,白糖現貨3000元/噸,而到了2010年3月后白糖價格指數飆升到5500元/噸,后期甚至突破6000元/噸。
受前期高糖價的影響,食糖主產區甘蔗種植面積在近兩年得到較大的增加。曾經緊俏的白糖原料供應形勢在本榨季得到了充分的逆轉,國內糖市由供小于求轉向供大于求。
國內甜菜糖、甘蔗糖和進口糖是我國白糖的主要來源,廣西、廣東、云南、海南和新疆是我國5個糖料主產區。廣西是全國第一大甘蔗產區,占全國食糖產量近60%。受前兩個榨季高糖價的刺激,2012/13榨季,廣西甘蔗種植面積擴大了70萬~80萬畝,增產幅度達到20%以上,初步預計產量將超過6700萬噸。
預計廣東省食糖產量將從2011/12榨季的114.91萬噸增長至120萬噸。海南省本榨季甘蔗種植面積達到79.12萬畝,同比增長13.08%,產糖量30.88萬噸,同比增產36.19%。
來源: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